第154页 第七章 悠闲的重要
- 章节名:第七章 悠闲的重要
- 页码:第154页
论生死。
我们的生命总有一日会灭绝的,这种省悟,使那些深爱人生的人,在感觉上增添了悲哀的诗意情调。然而这种悲感却反使中国的学者更热切深刻地要去领略人生的乐趣。这看来是很奇怪的。我们的尘世人生因为只有一个,所以我们必须趁人生还未消逝的时候,尽情地把它享受。如果我们有了一种永生的渺茫希望,那么我们对于这尘世生活的乐趣便不能尽情地领略了。 基士爵士(Sir Arthur Keith)曾说过一句和中国人的感想不谋而合的话:“如果人们的信念跟我的一样,认尘世是惟一的天堂,那么他们必将更竭尽全力把这个世界造成天堂。”苏东坡的诗中有“事如春梦了无痕”之句,因为如此,所以他那么深刻坚决地爱好人生。 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相信生命像一支烛光,总有一日要熄灭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它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此外还有一层最为重要: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随时使我们感悟到自己的缺点。它也使我们心中平安。因一个人的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恶劣遭遇的准备,才能够获得真平安。这由心理学的观点看来,它是一种发泄身上储力的程序。 引自 第七章 悠闲的重要
53人阅读
以梦为马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31页 第六章 生命的享受
金圣叹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则。 十七世纪印象派大批评家金圣叹在《西厢记》的批语中,曾写下他觉...
-
第150页 第七章 悠闲的重要
闲暇之时间如室中之空隙。非常好的比喻。 中国人的悠闲哲学,可以在十八世纪的一个不大出名的...
-
第154页 第七章 悠闲的重要
-
第158页 第七章 悠闲的重要
佛道二家的区别。 佛道二家的区别在于佛家的意念是要一个人无求于世,道家的意念却相反,要一...
-
第173页 第八章 家庭之乐
眼看自己的儿女长成人,其愉快是出于衷心,而何等实在。 政治文学和艺术的成热所给予成功者的...
> 查看全部3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