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页 文艺复兴时期的君主制
- 章节名:文艺复兴时期的君主制
- 页码:第76页
两场革命同时并行的宗教改革改变了一切,正如某些国王拒绝了教皇以及教皇对他们及其领土的控制,臣民也挑战了国王和过往决定臣民灵魂方向的权力。1527年,丹麦国王菲特烈一世告诉愤怒的天主教主教,说他无权控制人的灵魂时,并非仅仅是遁词,因为人民和国王们决定信仰的时代已经到来。菲特烈一世认为,如果他们不巧选择了新出现的信教信仰,那么他们完全有权这样做。他们同样有权力拒绝天主教君主或主教迫使他们回到教廷中的企图。 然而,对于新出现的新教国王,将教皇的权力从自己的领土中驱除出去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没收教会财产或许令王室赚个盆满钵满,但教廷也曾为国王提供了保护伞——当国王与其他君主发生矛盾或臣民造反时,教廷就会为国王出头。因此,摆脱教廷控制并非毫无代价。与罗马决裂就想离家出走一样——叛离教廷的新教国王们不得不为自己王国的生存与利益承担全部责任,不得不自己抵御国内外敌人 引自 文艺复兴时期的君主制 走出权力被罗马教廷与封建领主贵族瓜分阴影的欧洲君主们把新教改革看做是拔高王权的机会,即便有时改革的目的会如此世俗(英王亨利八世为了与妻子离婚)。但殊不知这是“两场革命”,国王收权的同时,民智渐开。同一时期的同一思想发展趋势,既生出了君主威仪,也催生了足以把君主推向断头台的激进革命。
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
163人阅读
正在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76页 文艺复兴时期的君主制
-
君主政体在英格兰
将君主制扫入故纸堆并非易事。尽管清教徒在英格兰取得了政权,但无论是其关于基督教的严格信...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