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第一部分
- 章节名:第一部分
- 页码:第120页
FBI教你读心术(一) 前两大部分内容。页面随意标写的。 非语言交流(行为或者身体语言)——通过面部表情、手势、身体接触、身体移动、姿势、服装饰品、珠宝、发型、纹身、语调、音量音色等传递信息。 第一、十诫 ① 做个称职的观察者:让观察——用心的观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自觉、投入的观察周围的;调动所有感官;长期训练。 ② 在环境中观察:对所处环境理解越透彻,越能理解当下非语言行为的含义。 ③ 认识普遍存在的非语言行为。 ④ 解密特异的身体语言:普遍的非语言行为构成了一组肢体线索,它是一种专属于某一个体的相对比较独特的信号。对某人越熟悉、了解,就越容易发现。 ⑤ 与他人互动时寻找基线行为:为了理解他人的基线行为,你必须注意观察他们的常态,分辨出他们正常表情和重压下的表情的不同之处。 ⑥ 坚持不懈,获取多种信息。 ⑦ 一个人行为的变化很重要,它会告诉你这个人思想、情感、兴趣、意图:行为的突然变化表明一个人正在对某种信息进行加工调试。 ⑧ 学会发现虚假的或者误导性的非语言行为同样很重要,练就这种区分能力需要大量实践和经验,结合观察与判断。 ⑨ 区分舒适与不适,帮助你找到译解非语言行为的侧重点。 ⑩ 观察要细微,要尽量做到不引人注意。 第二、探究大脑与边缘反应 组成:爬虫类脑——脑干、哺乳动物类脑——边缘系统、人类大脑——新皮质 边缘系统对周围世界的反应是条件式的,不加考虑的。 新皮质负责高级认知和记忆,他会行骗,并且经常行骗。 边缘反应 一、人类会按照下列顺序——冻结、逃跑、战斗来应对各种苦恼和威胁。 冻结反应:一旦感到威胁时立刻保持静止状态。 屏息、浅呼吸——紧张;坐时把脚放在安全的地方(椅子腿后面等)——承受某种压力。减少曝光率(限制自己头部的曝光率——弯腰弓背、竖起衣领、低下头;又叫“海龟效应“) 逃跑反应:逃离威胁或者至少离威胁远一些。阻断行为,身体转向,脚转向出口。 战斗行为:将恐惧转化为愤怒。争论(口头),用姿势、眼神挑衅(身体)。 边缘系统的规则:避免威胁或不适,保证安全,寻找获得安全感和舒适感的机会。 二、安慰行为 会告诉别人你的不自在,或者对别人所做或所说的事情产生某种消极反应。 (1)特点 ① 人们各自有各自的爱好; ② 安慰动作有时很细微 (2)类型: 1、颈部安慰动作——最有效且使用最频繁的安慰行为之一 脖子上有很多神经末梢,通过按摩这一部位能够达到降低血压和心率的目的,从而让自己平静下来。 男性:力度较大,用手抓或盖着下巴以下的部位。 女性:抚摸把玩项链(有点紧张了),用手覆盖锁骨处的颈窝(有什么事情令她焦虑不安了),随着压力的程度变化手臂的运动(从静止上升到颈部)。怀孕的女性最初会把手移向颈部,但最后一刻,她还是会把手放在肚子上。 2、脸部安慰行为 脸部同样有很多神经末梢 。 搓擦前额,触摸即或抿或舔嘴唇、用拇指拉或捻耳垂或者食指、按抚脸部或触摸胡须、把玩头发等。 3、声音安慰行为 吹口哨,自言自语,铅笔敲桌子或者用手指打节拍(触觉和听觉的安慰方法的组合使用) 4、过多的哈欠 哈欠不仅仅是“深呼吸”的一种方式,当我们感到口干时,打哈欠将使得唾液腺释放水分,缓解忧虑造成的口干。这种情况下人们打哈欠是因为有压力而不是睡眠不足。 5、搓腿动作 通常,人们会出现将一只手或者双手放在腿上,沿着大腿向下搓至膝盖,行为出现一次或者反复出现。目的:擦干手掌上的汗,消除紧张。 6、通气行为 男性:松领带,扯衣领 女性:抖动几下衬衫或者向后撩一撩头发 7、自我控制的拥抱 将手臂交叉并且反复用双手摩擦肩膀,好像很冷的样子。这是一种保护性动作,这么做能让人产生安全感。 * 要区别于双手交叉于胸前,身体后倾并表现出挑衅的眼神的行为。 (3)应用的tips: 注意人们安慰的部位。这很重要,因为压力越大,相关的面部或颈部抚摸的动作就会越多。 安慰行为是区别舒适与不适抖动主要方式之一。 第三、入门(1)——腿脚 第四、入门(2)——躯干 第五、进阶(1)——手 第六、进阶(2)——表情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