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页 第十三章
鲁闽 (我知道什么呢?)
在读 主权在民Vs“朕即国家”
- 章节名:第十三章
- 页码:第118页
结合第十二章一起谈一下感受。 第十二章的标题是——对《社会契约论》的主权学说的偏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卢梭的主权学说有三个重要原则:一是“人民只有集合起来,才能行动,成为主权者”;二是人民若只是集合起来制定宪法,建立政府,选举官员,这还不够,人民还必须按规定的日期举行定期机会;三是主权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凡是不曾被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作者写道,
卢梭有关国家主权的这些理论,并没有完全为革命的领袖们正确地遵循,以致使大革命的进程遭到了两次巨大的挫折。第一次挫折是出现了以罗伯斯庇尔为代表的雅各宾派专政的恐怖统治,第二次挫折是西耶斯把督政府的权力拱手让给了拿破仑·波拿巴。 引自 第十三章 当然,这些人为什么不能够落实卢梭的民主政治呢?这里面当然有很复杂的因素,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这些革命者没有谁是抱着把法国拆分成城邦的意愿而革命的,而卢梭所设想的民主政治,恰恰是城邦式共和国,接口不对,自然也就用不上了。 当然,卢梭的好些想法的确有历史新意,不要皇帝,这是很大的新意。但我认为的确走过了头,但俗话说,矫枉过正。可是,过正之后,是不是胡汉三又回来了呢?也不好说。 我是一个比较现实的人,因此,读到“18世纪卢梭设想的城邦式共和国”这句话,我绝不认为是一种赞扬,都18世纪了,您想什么呐!
138人阅读
鲁闽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18页 第十三章
-
第123页 第十四章
之前说过了,卢梭做的这件理论的衣服,是穿在城邦身上的。国家的体量太大,根本就穿不上。拿...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