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提问的益处
- 章节名:正确提问的益处
February 11, 2013 第一章 正确提问的益处笔记摘录 两种思维模式:海绵式和淘金式 海绵式的好处: 首先,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你吸收的信息越多,就越能理解到它的复杂多样,你通过海绵式的思维获得的知识,可以给往后更复杂的思考打下基础。 海绵式思维的第二个好处,是它的相对被动性。它一般比较快捷简单,并不需要复杂艰辛的劳动,在给出的材料清晰明了、饶有趣味的时候更是这样。海绵式思维要求的基本脑力劳动不外乎两点:全神灌注、牢记在心。 淘金式思维的好处: 如果你想成为有思想的人,吸收信息固然为之提供了有效的开端,但这种海绵式思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它无法提供方法让我们确定哪些信息与见解值得相信,哪些需要反对。要是一个人始终用海绵式思维来读书的话,那么他相信的就是任何他最后读到的东西。随便遇到一个什么人,就作了他的精神傀儡,这对个人和群体来讲是十分可怕的。在这里决策变成了偶然因素的集合,而不是深思熟虑的判断。 本书作者给出的建议: 我们觉得,你最好自己选择要去吸收什么、忽略什么。要想做出这样的选择,你阅读时得带着一种特殊的态度——那就是提问的态度。这种思维方式,要求你主动地参与其中。作者在试图跟你讲话,你就得尝试做出回应——虽然他根本不在你身边。 我们就把这种互动式的思维方式叫做淘金式思维。淘金者淘金的过程,为哪些积极的读者与听众判断事物的价值提供了一个示范模型。淘金的工作颇有挑战性,有时还相当单调乏味——不过,其报酬也十分丰富。要想在对话当中的砂石里淘出黄金,需要你频繁提问,思考答案。 海绵式的思维重在得到知识,淘金式思维则强调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其进行积极的互动。因此,这两种方法可以互相补充。要淘得知识之金,你的淘罐里面总要有些东西来供你评价。要评价某些论述时,你也总需要有些知识积累,这些知识就是你平日里吸收的见解。 淘金式思维最重要的特点是互动性关联,是作者与读书、讲述者与聆听者之间的对话。你愿意接受对方的观点,但他得先对你的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 <supercafe’s thinking> 海绵式和淘金式思维要结合使用。如果我是某个领域的初学者,在刚开始接触这个领域新知识和技能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海绵式思维上,对基本知识进行吸收,先做一段时间的原始积累。由此想到,挑选一本入门书籍是何等的重要!这个作者首先要对初学者负责任,因为初学者没有判断力,他刚开始若不采用海绵式思维去吸收知识,而去采用淘金式,反而影响到他打基础,因此一个好的入门书能慢慢把初学者引上路。如果入门书籍的作者对某一个问题带有自己的主观看法,需要先考查这个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否有理有据,作者本人的学识如何,写作风格是偏激型还是客观型等等,这些东西相信能在他的写作中表现出来。同时我觉得在这个阶段对于明显带有作者主观看法的论据不应该全盘接受,需要带着批判怀疑的态度思考,可以mark下观点,留待日后有了基础后再回头看看作者的结论是否有道理,而对基本知识或者常识性的知识倒是可以全部吸收。因此选择一本入门书籍太有讲究了,现在入门书籍相当于选择一个导师带你入门,因此对“导师”的选择很有讲究,否则很有可能毁了一个初学者!入门书籍选择要谨慎! </supercafe’s thinking> 别人说法中的错漏,才不会总是主动送上门让你发现哩。这就要求你不断提出批判性问题,做个积极的阅读者与聆听者。最佳的研究策略,就是批判式提问策略(critical-questioning startegy),因为这些问题有一个很强大的优势——就是即使你对于当下讨论的题目知之甚少,也问得出若干探究性问题。打个比方说,你虽然不是个儿童教育方面的专家,却大可以对日托中心是否能满足需要这一讨论提出批判性问题。 <supercafe’s thinking> 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度,不是说做任何事情,想任何问题都需要批判性思维。如果单纯是为了练习,那到没问题。作者强调:你的时间十分宝贵。在花时间对某一论题进行批判性评价之前,请先问一声:“谁关心?”哪些问题对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哪些是无足轻重的。要是某个争论的结果对你和你的团队都没什么价值,你就不用像面对重要问题时那么卖力气了。事事采用批判性思维,你周围的朋友会觉得你这人太矫情,固执等等给人不好的印象。 </supercafe’s thinking> 弱批判性思维:弱批判性思维乃是那种捍卫你当前想法的批判性思维。 为什么称其为弱批判性思维呢?是因为这种批判性思维的用法,其目的并不在于追求美德和真理,而仅仅在于拒斥并消灭那些与你相左的见解和推论。如果把支配和战胜异己视为批判性思维的目的,会让批判性思维内蕴的人道精神及进步力量遭到破坏。 强批判性思维:用于评价所有的(特别是你自己的)主张和想法。 与此相反,强批判性思维要我们对一切主张都来提出批判性问题,包括我们自己的主张。强迫自己对原有的想法做一番批判性检查,能让我们免于走向自欺与盲从。抱着当前的想法一成不变固然轻松,尤其是在有许多人同声附和的时候。可是一旦我们选择了这条轻松的道路,就很有可能犯下无谓的错误。强批判性思维也不是一定要强迫我们放弃原有的想法,有时甚至还能帮助我们巩固它们,因为对这些想法进行批判性的检验,有时可以加强我们对它的原始认同。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就曾警告我们:没有借助强批判性思维而形成的观点只能是空中楼阁。 看来强批判性思维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大部分人倾向于用弱批判性思维,维护自己的观点。大师级的人物,比如查理芒格在投资领域的强批判性思维用的很好,不断地推翻之前的观点。要做到如此,确实不易啊! 10个批判性问题 1、论题与结论是什么? 2、理由是什么? 3、哪些词句的意义有歧义? 4、什么是价值观假设与描述性假设? 5、推理中是否存在谬误? 6、证据的可靠性多大? 7、是否存在竞争性原因? 8、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9、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 10、可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润物无声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正确提问的益处
-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会行为
February 11, 2013 10:46 PM 第二章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会行为笔记摘录 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些...
-
论题与结论是什么
February 13, 2013 2:22 PM 第三章 论题与结论是什么笔记摘录 什么是论题? 论题就是谈话与讨...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