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失敗
- 章节名:專案失敗
事實上,科技產業研究機構史丹迪希公司(Standish Group,網址:www.standishgroup.com)調查發現:在美國本土完成的所有軟體專案中,只有17% 達成一開始所設定的PCTS目標;另外的50% 需要修改原先的目標──因為通常不是專案完成時間拖延就是超出預算,因此必須降低對成效的要求;最後有33% 的專案,則是無疾而終。算算美國公司平均一年投入超過兩千五百億美元在軟體開發上,照這個比例看來,光是花在那些半途夭折的專案的錢,就有八百億美元之多。真正令人驚訝的是,所有軟體專案當中,有83% 都是有問題的專案。 我並不是專挑軟體公司開刀,這些統計數據同樣也適用於很多不同類型的專案,例如產品開發,也遭遇類似的窘境。產品開發專家估計,一項新產品的開發成本,有30% 是花在重工(rework)上,意思是分派至專案的每三名工程師中,就有一名是被專門請來重新修改其他兩名工程師做錯的部分! 我也有一位同僚鮑伯.杜德利(Bob Dudley),他參與營建專案達35年之久。他告訴我,這些工作也有30% 重工的傾向。我發現,這個事實令人難以相信,因為我一直認為營建工作相當清楚明確,因此或許比研究型的專案更容易控制,不過我的幾位同僚證實了鮑伯的統計數字可信。 這些不斷發生的失敗,歸咎原因不外乎是不恰當的專案規畫所造成。很多人一開始就採取「先做了再說」的心態,不顧一切往前衝,只想馬上看見成果,結果多半事後都必須花更多工夫重來,有如從死胡同倒車轉向再做一次。 最近常有人問我,如何說服公司的資深經理人,正式推動專案管理有其必要性,我也都用上述的統計數據回答他們。事實上,這些經理人最想確定的,就是好的專案管理真的能確實減少重工,甚至避免失敗的命運嗎?我只能說,你不自己真正試過,怎麼會知道呢?如果你只憑自己的直覺管理專案,就能達到僅有少數重工的境界,那麼你就繼續這樣做吧!但我不認為那是行得通的。 引自 專案失敗
8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