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發南屏〔一〕
- 章节名:明發南屏〔一〕
新晴在在野花香〔二〕,過雨沼沼沙路長。兩度立朝今結局〔三〕,一生行客老還鄉。猶嫌數騎傳書札〔四〕,剩喜千山入肺腸〔五〕。到得前頭上船處,莫將白髮照滄浪〔六〕。 引自 明發南屏〔一〕
〔一〕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四月,作者因議張浚配享事與朝廷意見不合,罷朝官出守高安,既得命令,即出朝寄宿南屏山興教寺。此題則是從南屏啓程的意思。"明發",見第六頁《明發石山》注〔一〕。 〔二〕"在在",處處。 〔三〕作者前次自乾道六年至九年曾在朝,作國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將作少監等官;這次自淳熙十一年至本年,又作京官,由吏部員外郎官至祕書少監。所以説"兩度立朝"。 〔四〕"數騎(ji),指來自京中同官者的乘馬送信人。 〔五〕"剩喜",儘喜,多喜。 〔六〕"滄浪",水名。《孟子•離婁》:"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詩家相承以爲高蹈江湖的詞句。 按羅大經《鶴林玉露》:"高廟(宋高宗)配享,洪容齋(邁)在翰苑,以吕頣浩、趙鼎、韓世忠、張俊四人爲請;蓋文武各用兩人,出於孝宗聖意也。遂令侍從議。時宇文子英等十一人以爲宜如明詔,而識者多謂吕元直(即頤浩)不厭(滿)人望,張魏公(浚)不應獨遺。楊誠齋時爲祕書少監,上書争之,以'欺''專''私'三罪斥容齋;且言魏公有社稷大功五:建辟之勛(宋高宗曾一度爲苗傅逼迫退位,請太后垂簾聽政。),一也;發儲嗣之議,二也;誅范瓊以正朝綱,三也;用吴玠以保全蜀,四也;却劉麟以定江左,五也。於是有旨,再令詳議。越數日,上忽諭大臣曰:'吕頣浩等配享,正合公論,更不須議。洪邁固是輕率,楊萬里亦未免浮薄!'於是二人皆求去:容齋守南徐,誠齋守高安。而魏公迄不得配食。誠齋詩云:'出却金宫入梵宫,翠微緑霧染衣濃。三年不識西湖月,一夜初聞南澗鐘。藏室蓬山真昨戲,園翁溪友得今從。若非朝士追相送,何處冥鴻更有蹤?'又云:(即本篇詩,略。)此去國時詩也,可謂無幾微見於颜面矣!"按給高宗趙構擇臣僚配享廟祀,表面看去,爲此而争人選,好像是封建禮教中無聊之事,值不得去評論,而實質上仍然是愛國主戰和賣國主和兩派的尖鋭政治鬭争中的一種曲折表現。作者堅决支持張浚,因而被斥爲"浮薄",這件事可以窺見宋孝宗的荒謬的見解之一面。作者離杭,作此二詩,表示出和當時統治集圑中的當政派從此就要各奔前程的決心,而詞句間一點訐激牢騷之氣也没有,這事本身就反駁了趙眘對他所下的"浮薄"評語。 引自 明發南屏〔一〕 杨万里正直凛然,文人之中少见,远胜于明哲保身的洪迈。读其诗,便觉浩然正气。
92人阅读
夕颜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十二月二十一日迎春
星淡孤螢月一梳〔一〕,迎春早起正愁予。土年只解催人老〔二〕,春氣自來何事渠〔三〕?官柳...
-
曉出浄慈送林子方〔一〕(二首録一)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二〕,映日荷花别樣紅。 〔一〕浄慈,寺名...
-
明發南屏〔一〕
-
雪曉舟中生火(二首録一)
鳥銀見火生緑霧〔一〕,便當水沉一濃炷〔二〕;却因斷續更氤氲〔三〕,散作霏微煖袍袴。須臾...
-
至後入城道中雜興〔一〕(十首録五)
大熟仍教得大晴,今年又是一昇平。昇平不在簫韶裏〔二〕:只在諸村打稻聲。 問渠田父:"定無...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