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序言
- 章节名:序言
- 页码:第1页
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物研究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浙江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长期以来,我们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一直都很重视对于浙江历史人物的研究,并在浙江文化名人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2003年至2008年间,我院陆续推出了一套卷帙上百部的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在浙江历史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我们又将浙江近现代历史人物研究作为重点,启动了《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的编撰工作。经院内外多位专家三年来的共同努力,目前,这部收录了3000多名人物、篇幅上百万字的大辞典已经完稿付梓,即将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我院在浙江历史人物研究方面取得的又一项较为重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也体现了我们在民国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进展。 众所周知,民国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第二阶段,也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在此期间,中国初步建立了一个现代形态的经济体系、文化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文化方面的成就尤为显著,但是,由于国内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常常处于战乱状态,国民经济近于崩溃,使得国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因此,在分析和评价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时,要充分考虑其环境的复杂性,把人物的行动和思想发展过程放到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中进行考察,在还原史实的基础上作出恰当的定位。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自宋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各大区域中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向以财赋重地、人文渊薮著称。在清代,浙江科甲兴旺,学风鼎盛,人才辈出,各项文化指标均居于全国前列。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浙江宁波成为全国五大通商口岸之一。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开始出现了新的社会文化事业。虽然到了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浙江社会遭受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但在战后的恢复重建中,浙江的社会文化事业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了传统学术文化的一大中心。甲午战争以后,浙江士绅积极投入维新运动,办学堂,开报馆,开启民智,进行思想启蒙,提高国民素质,不但为浙江的发展打下了一个新的文化基础,也促进了浙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此同时,浙江也成了中国向海外输出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这些因素的结合,使得浙江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新知识群体,在近现代社会变革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清末新政时期,在士人和绅商的大力推动下,浙江不但在各项社会建设事业上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还在地方自治和宪政建设等领域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建构。与此同时,为了拯救民族危亡,浙江许多爱国志士投入到了反清革命运动中,建立了以浙江人士为主体的革命团体光复会,在思想启蒙、舆论宣传、组织发动、社会动员以及武装起义、光复东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翻满清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民国成立以后,浙江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浙人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介入很深,发挥了较大的影响力。其中尤以文化方面的影响力为重。这与浙人在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公共教育机构里的领导地位及人才优势大有关系。无论是在中国传统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在推进新文化运动方面,浙人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阵营中,浙人在军事、党务等方面也颇有建树,影响力日益壮大。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浙籍政治人物更是成了领导核心,在政治领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浙籍人士的政治参与也较为普遍。在政局相对稳定的十年建设期间,浙江的经济和社会建设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以宁波商帮、湖州商帮、绍兴商帮为代表的浙商还在全国金融、财经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当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被人为打断之后,浙江各界社会精英和广大民众也积极投入到了抗日救亡的行列,无论是在军事战场,还是在经济和文化领域,浙人都有相当突出的表现。以文教方面而论,浙江大学的西迁和跃升可以说是一个辉煌的典范。与此同时,浙人在其他重要文化教育机构也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力,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1948年中央研究院在全国首次评选出81名院士,其中浙江人占有17席,名列全国第一,可见浙籍学者的学术地位是得到学界的普遍公认的。 总的看来,浙江在民国时期的人才优势是相当明显的,民国时期可以说是浙江历史上少有的一个文化高峰。民国时期的浙江杰出人物有两大特点:一是范围广。举凡政治、军事、外交、经济、金融、文化、教育、科技等,几乎所有的重要领域,浙江都涌现了一大批知名人士和风云人物,这是前所未有的盛况。二是层次高。在各个重要领域里都有一批领袖级的人才,举凡政治军事外交领域、经济金融财经领域、文化教育科技和社会科学领域,无不皆然。除了这些风云人物之外,还有许多地方性的人物,也在浙江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相当大的群体性作用。 中国传统史学一向重视对于人的研究,如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就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典籍;其后出现的许多历史著作也都有人物传记方面的内容;到了宋代,还出现了以收集人物家传、行状和墓志铭为主的碑传集。但作为一种以记载历史人物生平为主的工具书,人物辞典却是近代从海外舶来的。从国家图书馆藏书目录可知,目前国内已出版的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只有二三十种,其中包括三四种民国或近代时期的人物辞典和两三种浙江历史人物辞典,并没有一种专门收集民国时期浙江历史人物的辞典。而浙江民国人物却以数量众多、影响巨大而著称于世,其中不少人物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领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其行状具见于各种传记史料和研究著作,为各种辞书收录,但因各种原因,生平记载或有出入,需要加以订正;还有许多人物虽然没有全国性或全局性的影响,却在专业领域或地方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以往各种辞书因篇幅所限,往往有所遗漏,因此,我们认为,编撰一部篇幅较大、内容较为厚重的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集中收录在民国史上发挥过一定影响的浙籍人士和在民国时期的浙江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客籍人士,并在史料考订的基础上给予适当评价,是很有必要的。辞典虽然是资料性的工具书,也要以坚实的学术研究为基础,充分吸收学界相关研究成果,择善而从。在诸说并存,或人物生平资料比较缺乏的情况下,还要做一些基础性的史料考订工作。在这方面,具体从事编撰工作的院内外专家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因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本辞典定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在此,我们恳切地希望学界同行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今后进一步修订提高。 今年恰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带来了民主意识的高涨和思想的大解放,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辛亥革命运动期间,浙江爱国志士徐锡麟、秋瑾等人为推翻满清统治英勇牺牲,成了举世崇仰的革命英烈。此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和抗日战争期间,浙江也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革命烈士和抗战英烈,在革命史和抗战史上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篇章。我们编写、出版这部《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集中展示浙江整个民国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教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知名人士和风云人物,尤其缅怀那些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献身的浙江革命先烈。本书的出版,既是对浙江民国历史人物研究的一个系统总结,也是对那些为振兴中华百折不挠、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仁人志士们的一个纪念。 2011年10月10日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