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00 (Here & Now)
- 页码:第3页
目前应用较多的触控技术: 1.电阻式:通过手指触摸压力将上下二层电阻接通后,以电阻值的分布来决定个压力点的实际位置。无法侦测多手指,反应不灵敏,寿命较短。
2.表面电容式(Surface Capacitive):使用电容值来计算并决定触摸位置,较灵敏,技术门槛低,但也无法侦测多手指。
3.表面声波式:手指触摸屏幕时,将原沿介质表面传播发放器传送至平面玻璃并均匀分布的表面声波产生遮断,并由此确定坐标位置,优点是不受温湿度等环节因素影响,分辨率极高,有极好的防刮性,寿命长,透光率高,适合公共场所使用,缺点是成本高,上下游技术不易整合,不支持多点侦测。 4.振波感应式:手指在强化玻璃基座上触摸,使玻璃内部振动波传导给分布在四个角陆的感应及控制器,计算触摸位置坐标。优点是不易受表面脏污与刮损影响,适用于32寸以上大尺寸,缺点是昂贵,无法进行多点触控。 5.红外线式:手指触摸屏幕时,将原以红外线的方式发射与接收而构成的x、y矩阵形式的红外线波进行阻隔,即可计算出位置。优点是可应用于大尺寸、可支持多点触控,缺点是功耗较高。 6.投射电容式(Projected Capacitive):iPhone所用技术。通过测量各电极之间的电容量变化来确定触控点位置。由于人体携带水分,属于良导体,所以当手指靠近电极时,手指与电极之间的电容就会增加,只要侦测出哪条线的静电容量变大,即可计算手指所在坐标。优点是技术门槛高、重量轻、尺寸应用广,目前成为市场的主导技术。
-------------------------------------------------------------
------------------------------------------------------------- 电容式触控模块一般由触控面板与控制器构成,触控面板可以是ITO导电玻璃或是PCB板等一类铺有点击的面板而控制器就是电容式触控芯片。 电容式触控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一定的电路结构量测出相应电容量,因此如何能够精确测量电容值成为电容式触控IC设计的关键。
00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3页
-
第32页 触控模块的版图设计
ITO(Indium Tin Oxides) 氧化铟锡(一种N型氧化物半导体)半导体透明导电膜,主要性能指针...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