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洪都的奇迹
- 章节名:洪都的奇迹
- 页码:第62页
朱元璋问张子明朱文正的情况,张子明是个聪明人,他没有说朱文正撑不住了之类的话,而是说:陈友谅来了很多人,但死伤已经十分惨重,而且出师时间过长,粮食差不多了,如果你出兵的话,一定能击败他(师久粮乏,援兵至,必可破)。 朱元璋听了这话后,十分高兴,马上派人去庐州让徐达班师(早干什么去了),准备决战! 然后他告诉张子明:你先回去吧,我准备准备,不久就去洪都。 不久是多久呢? 朱元璋接着说:让朱文正再坚持一个月,一个月后我就到了! 一个月?到时朱文正的骨头可能已经拿去敲鼓了! 【张子明的勇气】 话虽如此,张子明还是上路了,这次为了赶时间,他日夜兼程,谁知到达湖口时,被陈友谅的士兵擒获,陈友谅亲自接见了张子明。 张子明给陈友谅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呆子,站在那里,手都不知往哪里放。 这个人容易对付。 陈友谅开始给张子明做思想工作,从拉家常开始,到天下一统、民族大义等等等等,张子明只是不断的点头,到最后他也说烦了,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和我合作,诱降洪都,你就能活,不合作,就死。 张子明连忙说,我合作,我合作。 于是,陈友谅派人押着张子明到了洪都城下,让他对城内喊话,让城里的人投降。 张子明连声答应,走到城下,大声喊道: “请大家坚守下去,我们的大军马上就到了!” 陈友谅傻眼了,他没有想到这个柔弱的读书人有这样的胆量,气急败坏,拿刀杀了张子明。 他这才明白,这个书生并不怕死,只是他的使命没有完成,他还不能死。 他还一直记得张子明临死前那嘲弄的眼神。 更让他不安的是,从他的将领们的眼神中,看到的是对这个读书人的敬佩。 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居然会佩服这个人? 不对,事情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拥有最强力量的人就可以决定一切,不是吗? 当我弱小的时候,那些比我强大的人肆无忌惮的欺辱我,现在我拥有最强大的军队和力量,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应该怕我,畏惧我,尊敬我! 那么为什么这个微不足道的读书人不怕死,不怕我呢? 陈友谅第一次对自己的行为方式产生了怀疑。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用暴力和权威解决不了的,陈友谅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如同徐寿辉不懂得陈友谅的生存方式一样。 鄱阳湖,又称彭泽,北起湖口,南达三阳,西起关城,东达波阳,南北相望三百余里,对当时的朱元璋和陈友谅来说,可谓是浩瀚无边。它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江之水,下通长江,由于南宽北窄,形状象一个巨大的葫芦。 毫无疑问,就地形而言这是一个理想的战场。 公元675 年,不世出的天才王勃前往交趾看望自己的父亲,路过滕王阁,为壮美的山色湖光所感,一挥而就了流芳千古的滕王阁序。 当王勃登上滕王阁,远眺碧波万顷、水天相连的鄱阳湖,不禁壮怀激烈,写下了为后人传颂千古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现在,这个映照着无上光芒的地方,将成为一个更为光彩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将上演这场战争中最为精彩的一幕。 引自 洪都的奇迹
71人阅读
Ooooooak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46页 决战不可避免
朱元璋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在通往胜利之门的路上,你会捡到很多钥匙,这些钥匙有的古色古香,...
-
第62页 洪都的奇迹
-
第106页 复仇
【名将是怎样炼成的】 如同前面所说,我们会对历史中某些本质性的东西进行分析,当然了,还是...
-
第116页 建国
【读书人的最高荣誉】 在此,我们还要介绍一下明朝的科举制度,这是明朝的一个特色。 科举制...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