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页 村政的“现代化”
- 章节名:村政的“现代化”
- 页码:第88页
20世纪上半叶,保甲制度取代了明清的乡里制度,并导致村落社会秩序的结构性改变。保甲制度的发明,实在宋代。在明清时期,在全国范围内的许多地方亦有实施,但其制度化和扩大化集中发生于民国期间。保甲制度强化的历史背景,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对“现代化”的全面寻求。吉登斯认为,现代民族国家的一个重要基石是行政力量的强化,而行政力量又包括对社会活动信息的储存(如户籍登记)与人们行为的直接监督两方面。 保甲法的实行,打破了以乡族为村政单位的格局。。。在溪村,原来以陈氏家族为地方权力重心的乡族政治,被输入了异姓的因素。。。甲的制度于民间的“房份”并不对称,而是打破了“房份”的基本格局。 非正式的权威人物族、房长退居二线,取而代之的,是一批直接由官方任命的新式权力人物。 引自 村政的“现代化”
56人阅读
林小熏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84页 村政的“现代化”
吉登斯的“民族国家理论” 为了分析之便,我们可以把国家的发展史分成两个大阶段:传统国家阶...
-
第86页 村政的“现代化”
宋以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影响,朝廷逐步允许古代宗法制度的民间化。从全国范围看,利用宗法制...
-
第88页 村政的“现代化”
-
第89页 村政的“现代化”
保、甲和区的权力。。。其任务包括:户籍登记、税收、当地警务。。。这些方面完全符合现代政...
-
第91页 村政的“现代化”
除了文化大革命时期,1949年以来的村政制度体现了政府农村社会控制制度的大幅度加强。。。原...
> 查看全部4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