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 卡斯·R·桑斯坦
- 章节名:谣言 卡斯·R·桑斯坦
即使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均衡的社会,也难免被我们自己的偏见所束缚。 概念: 信息流瀑:人们追随一些先行者或领头羊的言行。 群体极化:想法一致的人聚在一起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会更加极端。十二怒汉? 偏颇吸收biased assimilation:人们用一种有偏见的方式来吸收消化信息。 思想市场:如果思想能够像商品一样在市场上自由流通? 寒蝉效应:适度。不能完全限制也不能完全不限制。在讨论言论自由或集会自由时,人民害怕言论会遭遇国家的刑罚,或必须面对高额赔偿而不敢发表言论,如同蝉在寒冷的冬天噤声一般。如此,公共事务乏人关心,是过度压制言论自由的后果。它可能妨碍真相的传播,也起到保卫破坏性影响被害者的作用。 牺牲公众人物的信息隐私权是实现监督的必要代价。 我们对大多数事实的判断,都缺乏直接经验或亲身体验。 所谓你相信什么,什么就是真的。 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生活在信息的蚕茧中或人们自行设计的回音室里。 有些语言之所以成真是因为对谣言的误信和对所散布事实的恐慌。 驱散谣言最有作用的不是思想自由而是消除偏见? 愤怒产业outrage industry:愤怒散播者。 散播谣言人的动机:利己主义、利他主义者、恶意中伤者 有时候人们跟着散布谣言,不一定能够证明它是真的,但也没法证明它是假的。 相信谣言的人: 处于困境的人:谣言释放了他们的情感冲动并给了他们一个解释。 先入为主的信念:人们会去否定那些与他们最深的信念相冲突的论调,以此来减少认知不和谐cognitive dissonance。回音室效应的作用。 人们对谣言的反应不同,是因为各个人所持有的动机不同、知识储备不同、价值观不同,你有你强烈的支持的动机,我就有我强烈的拒绝相信的动机。 谣言的门槛:愿意接受者、中立者、怀疑主义者 谣言临界点的作用:可以非常清晰的在十二怒汉的电影中看到。 所以说,人的信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改变的。 跟风病bandwagon disease 真理和谬误有同样的传播方式 经典的社会学研究案例:音乐下载。几乎所有的结果都可能发生。这是什么现象来着???对,是《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 美:克里斯·安德森。 在群体压力下,人们倾向于人云亦云。 知识伪化:knowledge falsification:人们会在公开言论中错误地表达自己的实际认知。 由于群体极化现象的存在,小组讨论相较来说更容易使人们达成共识。 但讨论中,小组成员也极有可能发生冒险转向risky shift或谨慎转向cautions shift。这主要是因为小组内成员的风险偏好不一致。 肯定+信心=极端 在思想市场上,我们可以发布一些纠正信息以确保信息均衡的实现,以减少偏见的不良影响,但是并非所有的纠正信息都是有效的。关键是谁发布的这些纠正信息。必须是那些散布谣言者相信的源头发出的纠正信息。 反正偏向:disconfirmation人们会尽力反证与自己最初观点相冲突的论断。 社会怨愤情绪也会助长谣言的传播。 谣言的分类 忧患式谣言 心愿式谣言 断章取义式谣言 悲观主义者眼中的谣言:无风不起浪,总会产生负面影响 乐观主义者眼中的谣言:可以被纠正 在谣言传播的领域,文化社会规范可能比法律更为重要。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