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页 第二颗眼泪
- 章节名:第二颗眼泪
- 页码:第216页
你知道莫斯塔(Mostar)这个城吗?可能不知道,因为波斯尼亚战争爆发,这个波斯尼亚城市的名字每天上国际媒体时,你才7 岁。战争打了3 年,死了10 万人;战事结束了,可是心灵的伤口撕开,最难缝合。鸡犬相闻的平日邻居突然变成烧杀掳掠强奸者,荒烟蔓草中挖出万人冢,万人冢中发现自己亲人的尸骨,都是太恐怖的经验,何以忘怀。我记得,当时人们最惊异的是,这种因族群而相互残杀的属于原始部落的仇恨,怎么会发生在快要进入21 世纪的当下,怎么会发生在最以文明和文化自豪的欧洲? 我的感觉是,20 世纪发生过12 年纳粹和10 年“文革”这两个文明大倒退之后,波斯尼亚的族群相迫害,已经不能让我惊奇了。我只是在想,当战争过去之后,普普通通的太阳堂堂升起的时候,同样的人还得生活在同样一块土地上——他们的成人怎么再抬起眼睛注视对方,他们的孩子又怎么再在一个学校里上课、唱歌、游戏? 我的疑问,后来就“揭晓”了。1995 年,你10 岁那一年,和平协议签下了,可是莫斯塔这个城,裂为两半。原来的少数塞维尔族被赶跑了,信天主教的克洛艾西亚族住在城西,信伊斯兰教的波斯尼亚族住在城东,中间隔着一个广场。不同族群的人早上分别到不同的市场买菜,把孩子送到族群隔离的学校去上学,彼此避开路途相遇,晚上坐在家里看各自的电视频道。一个广场隔开两个世界,准备老死不相闻问。 所以我看到下面这上为李小龙的雕像揭幕。波斯尼亚跟李小龙怎么会有关系? 演艺中心挤满了人。你一定不会注意到我所注意到的:很多人和我一样——中年的父母们带着他们的少年儿女来看这个剧。我猜想,其中一定有一个藏在心里不说出口的企盼;中年的父母企盼他们的儿女,能了解自己,哪怕是一点点。当少年儿女知道父母被什么样的电影感动、为什么样的老歌着迷时,两代之间可能又多了一点点体贴和容忍。还没进场,中年的父母已经情不自禁哼起那熟悉的曲子,幕起的那一刻,他们又异样地安静,少年们古怪地回头,好像第一次发现:原来父母也曾经少年过。不论是Bee Gees 和Brothers Four 的演唱会,或者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舞台剧,我都看见这代与代之间的情感密码,暗暗浮动,像巷弄里看不见的花香。 李小龙的雕像,如果放在香港观光商店的摊子上,和画着一条龙的T-shirt 堆在一起,可能被看做典型Kitsch,但是当他的镀金雕像站在战后波斯尼亚的一个广场上,被赋予当地的历史意义和民族伤痕记忆的时候,同样的雕像是否仍是Kitsch?或者,因为意义的嵌入,使得Kitsch 得到全新的内在,因而有了艺术的力度? 但是我在想,可能太“甜”只是原因之一,更里一层是不是还有文化“简化”的反作用?譬如,身为东方人,我从来就不能真正喜欢普契尼的图兰朵公主或蝴蝶夫人。并非“过甜”的问题,而是,它无可避免地把东方文化彻底“简化”了,对生活在东方文化内的人来说,这种“简化”令人难受。 哈伯玛斯的学生,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曾经说,Kitsch 就是紧紧抓住一个假的感觉,把真的感觉稀释掉。昆德拉的说法更绝:Kitsch 让两颗眼泪快速出场。第一颗眼泪说:孩子在草地上跑,太感动了!第二颗眼泪说,孩子在草地上跑,被感动的感觉实在太棒了,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尤其棒!使Kitsch 成为Kitsch 的,是那第二颗眼泪。(“不可承受之轻”)我喜欢看孩子在草地上奔跑,散起的发丝在阳光里一亮一亮。你和菲利普幼小时,我常常从写字桌抬头往窗外看,看你们俩在花园草地上种黄瓜,抓蟋蟀,听你们稚嫩的声音,无端的眼泪就会涌上来。我简直就是Kitsch 的化身了,还好昆德拉说,那第一颗眼泪不是,第二颗才是Kitsch. 引自 第二颗眼泪
49人阅读
韩胖止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98页 二十一岁的世界观
有很多人,不管是耶稣还是孔子,都影响了人类,但是,你怎么可能把他们的重要性拿来评比?这...
-
第202页 给河马刷牙
是你们这个世代的人,对于未来太自信,所以不屑于像我这一代人年轻时一样,讲究勤勤恳恳,如...
-
第216页 第二颗眼泪
-
第230页 两只老虎跑得慢、跑得慢
安德烈,你是否要告诉我,因为MM 的过失,你从十岁起,就已经知道,什么叫做“失败”,知道“...
-
第242页 政府的手可以伸多长?
所以,在禁烟的作为上,香港和德国是一样的,但是我注意到一个根本的差别,那就是,在德国,...
> 查看全部2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