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以诗意地栖居。这就是巴黎,一个漫步者的天堂,处处弥漫着人文学子的归乡之情。巴黎对世界说,街道之美不只在空中,它更期待赤心赤脚地阅读。穿越巴黎是幸福的,举目投足,到处是隔世心灵的抚慰,它让置身其中的人们充满荣耀与温暖。这是个多情而感恩的民族,她眷顾历史上每一寸宝贵的光阴与荣耀,而不以有权有势者的好恶来决定逝者的一生荣辱。从倒映在塞纳河水里的卢浮倩影到铺满羞涩薰衣草的普罗旺斯天堂,从四季繁花、雨水涟涟的西布列塔尼到维克多·雨果的故乡,几乎所有的道路、建筑、广场以及学校都与某个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伏尔泰、左拉、饶勒斯、法朗士、乔治桑、蒙田、纪德、谢阁兰、巴尔扎克……它让人们相信,先贤祠不只是屹立在索邦大学旁供后人凭吊,它还通过一条条道路蔓延到五里三乡,在每个角落每片寂静里树起人文精神的典范,让膜拜智慧的香客全心全意相信脚下的幸福。 (p.15)
法国的街道是知识分子的街道,启蒙时代波澜壮阔的晨曦从未因为时光的流转变得黯淡。如拉塞尔·雅各比所说,真正的知识分子应当立足专业,放眼街道,用自己的言行和创作参与社会运转,感召大众。法国深厚的人文传统不是在精舍与温室中培养的,他们需要大街赋予坚实的现实性格。长期以来,争取社会公正与反对强权的游行示威是法国街道上最绚丽的风景。街道是政治力量(le pouvoir politique)与社会力量(le pouvoir social)角逐的舞台,它既是危机的泄洪闸,改革的分水岭,同时也是政府外交的参照系。(p.17)引自 街道上的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