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 阻止对方倒苦水
- 章节名:阻止对方倒苦水
- 页码:第110页
当配偶诉苦时,我们也容易出主意,因为我们认为,配偶遇到了问题,需要我们帮助。但实际上,配偶是想交流感受。这种思维上的错位也会惹出很多的不愉快。 心理学家徐浩渊博士在《我们都有心理伤痕》中举到了这样一个例子: 妻:累死我了,一下午谈了三批客户。最后那个女的,挑三拣四,不懂装懂,烦死人了。 夫:别理他,跟那种人生气,不值得。(提建议) 妻:那哪行啊!顾客是上帝,是我的衣食父母!(觉得丈夫不理解她,烦躁) 夫:那就换个工作呗(接着提建议) 妻:你说得倒容易,现在找份工作多难啊!甭管怎么样,每个月我还能拿回家一万多块。都像你的活,倒是轻松,可每个月那么几千够谁花啊?眼看涛涛就要上大学了,每年学费就要万把块吧?!(觉得委屈,丈夫不理解,还说风凉话,开始抱怨) 夫:嘿,你这人怎么不识好歹,人家想帮帮你,你怎么从我来了?(也动气了) 妻:帮我?你要是有本事,像隔壁小萍丈夫那样,每个月拿个四五万,就真的帮我了 夫:看着别人好,和他过去!不就是那几个臭钱么,有什么了不起。 这是一次糟糕的沟通,妻子只想到倒苦水,但丈夫把这苦水当成问题,急着出注意解决问题去了。若他放弃这种意识,只是倾听,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形。 妻:累死我了,一下午谈了三批客户。最后那个女的,挑三拣四,不懂装懂,烦死人了。 夫:大热天的,再遇到个不懂事的顾客是够呛。快坐下喝口水吧。(把她平日爱喝的冰镇酸梅汤递过去)。(对感受表示理解) 妻:唉,挣这么几个钱不容易,为了涛涛今年上大学,还得咬牙干下去。(感到了丈夫的关切和理解,继续倒苦水) 夫:是啊,你真是不容易,这些年,家里主要靠你挣钱撑着。我这个吃公家饭的人,最多整个宽敞房子回来。(表示接受) 妻:话不能这么说,涛涛的功课、人品,没有你下力,哪有今天的摸样?唉我们都不容易。(感受到了接受,也回报接受)厨房烧的什么啊,这么香? 夫:红烧狮子头!(得意地笑)涛涛,别学习啦,吃饭!你妈回来了。 前一种是错位的交流,妻子想交流感受,想宣泄烦恼,丈夫却想解决问题,结果误解产生。第二个例子是“丝丝入扣的交流”,妻子倒出的郁闷得到了丈夫的理解和接受,她也回报以对丈夫的接受,在单位攒下的烦恼在短短几分钟的对话中就消除了。 引自 阻止对方倒苦水 这个例子看了很震惊,我一直以为第一个例子中的丈夫的说话方式是正确的,甚至也采用过类似的语言,我以为这也是一种安慰,没想到却有可能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 沟通果然是一门艺术,需要通过简单的一句话揣摩到对方的内心才能接上完美地回答吧......
10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