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页 五四一代的历史透视
PioneerCai (书常读,人常新)
- 章节名:五四一代的历史透视
- 页码:第242页
几乎不必强调,胡适从政治中的退缩与传统的隐士是不同的。传统隐士的退缩是为了抗议腐败和当局的权威,或为了显示对前朝的忠诚,或为了忠诚原则本身,或为了尽孝,或为了保持自身的纯洁。而这种动力主要来自儒家,只有一小部分来自道家或佛教。像传统的隐士那样,胡适拒绝在国民政府任职是为了抗议其罪恶。他首要关心的是保持自己的独立。但当他评议政治的时候,明显的不受儒家的影响,更不受佛、道的影响。他对任何具体的政府都没有内在的忠诚感,而献身于某种忠诚原则对他来说是陌生的概念。 他对中国文化的猛烈攻击、对易卜生的热情赞扬及他对小说和白话的强调,既是作为改变中国人精神的手段,又是作为他幻灭感的一种发泄。胡适仅仅发泄自己的幻灭感还不够,还经常故意无视现实,以得到短暂的解脱和平和。在此,国学起到了镇静神经和麻痹感官的作用。 科学的普及之所以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因为它被认为是医治中国文化疾病和实际问题的良药,还因为它提供了某种无与伦的东西:它似乎给五四精英一种既能改变社会同时又超越这令人窒息的社会和政治之网的非凡力量。 引自 五四一代的历史透视
41人阅读
PioneerCai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235页 五四一代的历史透视——一个人是否应该无条件地忠于自己的国家
就对国家态度而言,五四时期移动向两个方向,一方面,民族主义感情达到新的高度,实实在在影...
-
第239页 五四一代的历史透视
谈及存在的承诺,没有什么比婚姻能更明确地把五四精英与维新的一代区别开来了。尽管后者的观...
-
第242页 五四一代的历史透视
-
第245页 五四一代的历史透视
异化是人类存在的中心特征……“那些家道中衰的富裕人家敏感而聪慧的弟子,深深感到自己个性...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