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页 中译本导言
- 章节名:中译本导言
- 页码:第27页
此前,巴特明确说过,对掌权者的顺服,在伦理上纯属消极概念,确实相信上帝的人避免以恶报恶、为恶所胜的不二法门,最激进的革命者,却是相信上帝的人避免以恶报恶、为恶所胜的不二法门,最激进的革命不只是反叛,而且本身也是”对现存事物的辩护和强化“。所以,在巴特看来,反对叛逆,并不意味着拥护现存秩序,信仰上帝的人须注意的是,”叛逆者一不留神卷入的争执是上帝的秩序和现存的秩序之间的争执“(507)。接着,巴特列出了对这段《罗马书》解释最具创意的一个公式: 若将现存的秩序如国家、教会、权利、社会、家庭等等的总体设为:(a b c d); 将上帝的本源秩序对这总体的扬弃设为括号前的符号:—(+a+b+c+d); 那么显然,革命作为历史行为即使再彻底,也不能视为在括号前对人类秩序的总体实行全面扬弃的神性负号,而是充其量只能视为这样一种可能成功的尝试:扬弃括号内的现存秩序作为现存秩序拥有的人性正号。于是得出以下公式: —(—a —b —c —d )。 在这一公式中必须注意,括号前巨大的神性负号很快就会出乎我们意料地将括号内人擅自以革命方式抢先改设的负号重新变成正号。换言之,鉴于神人之间的局面,旧事物经革命的算法在崩溃之后会以新的形式卷土重来,而且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508) 引自 中译本导言
39人阅读
Nishaven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25页 中译本导言
”恶不是对恶的回答。受到现存秩序伤害的正义感不会因为与现存秩序决裂而得以重建。‘要以善...
-
第27页 中译本导言
-
第29页 中译本导言
“他们的主题、历史的真正主题既非否定亦非肯定人本身,而是认识人与他所不是的上帝、与他永...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