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页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 章节名: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 页码:第8页
原文摘录: 第一节:景别 一、景别概念 1.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景深是纵深的画面空间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景别是完成电影电视画面空间塑造的重要形式。 2.全景系列——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人物全景。 近景系列——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3.作为造型元素的景别:意味着距离、暗示银幕空间。 4.作为叙事手段的景别:交代特征、强调细节。 5.电影电视拍摄的把握是从对画面内容控制开始的,而景别是实现这种控制的最重要手段。 二、景别的划分和功能 1.划分标准:一是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来划分景别的,另一个是以成年人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大小来划分景别的。一般情况下,多采用第二种标准。(我的疑问是那么以儿童为主体拍摄对象的电影呢?) 2.大远景: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范围和广度,是用来交代空间关系的功能性景别。 作用:适于展示大的空间、环境、交代背景,展示事件的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次的景物。开场交代故事发生的大环境,明确基本的人物所处的地理概念。场景的宽阔意味着情绪的超脱。 3.远景:被摄主体只占画面很小的面积,画面大幅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处于画面远处或深处。以景物为主要拍摄对象。 作用: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和所处的具体位置。更为强调空间的具体感和人在其中的位置感。叙事能力更强,信息交代上更明确,也是对具体的某个场景的介入,情绪表现比较超脱。 4.全景:被摄主体的形态在画面中完全被呈现出来,画幅中人物占据主体。又称“人物景别”。 作用:展示人物的形状、动作,又能带出人物所处的环境。也可以用来塑造空间环境,但人物形象较突出,人物的形体表现明确。空间方位明确,人物状态清楚。 5.中景:人物取到膝盖以上 作用:交代环境,专注于人物主体的形体和表情,人物之间的交流关系,叙事性强。用于拍摄场面和记录人物动作。中性、平稳、客观。比较沉闷,缺少感情色彩和视觉冲击力。 6.近景:对画面主体人物取景别胸部以上,并占据画幅面积一般以上。 作用:突出主体,强调细节,表现相对小的物体和人物表情,提升它的重要性,暗示物体或人物表情的不同寻常的意义。制造交流感。展示演员的内心情感、内心世界,刻画人物心理。形成交流感 7.中近景:一般对主体人物的取景到腰部。 作用:突出主体,强调细节,表现相对小的物体和人物表情,提升它的重要性,暗示物体或人物表情的不同寻常的意义。制造交流感。 8.特写与大特写:拍摄重要的物件细节和人物瞬间的神态变化。 作用:表现人物的神态特征,捕捉细微表情变化。视觉上具有强制性,在画面风格上较为极端。观众被强制性地拉进去看,提升了细节在影片中的重要意义。 三、景别的意义 1.中景以上都是远景系列景别,中景以下都是近景系列景别。 (一)暗示、描绘电影空间 2.是一种对画面空间的暗示和想象、描绘和再现。我们从画面景别所包容的范围中去了解画面空间,想象电影中的空间。 3.远景系列景别描绘的空间更为广阔,方位感更明确,揭示环境、描绘场景气氛,擅长表现人物的情感反应、内心冲突。 4.近景系列景别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空间感更局促。 (二)、建立影片与观众、人物之间的情感距离 5.近景系列景别的视觉刺激性强,画面景别效果作为一种潜在的视觉距离性会造成人们视觉的冲击和刺激,带有强制走进观察人物的视觉效果。用语人物之间时,制造出暧昧的、亲密的、感情气氛或者利益关系紧密的感觉。 6.全景画面一般会呈现出宽广的空间、开阔的视野,视觉上感觉空间距离的遥远,可以在观众心理上产生空间的距离和旁观感、不介入感,以及超脱与自然,从而使画面在整体上显得较为客观和宏观。 7.大景别有逼近感、亲切感,小景别(全、远)表现距离感,表现人物、景物的相对位置。 8.景别的变化暗示了人物心理距离的拉近。 (三)建构整体视觉风格和导演风格 1.景别变化是由镜头切换、人物运动、摄像机运动形成的,可以体现作品叙事风格,表现、强化情节和表演重点,有机取舍空间环境,集中、规范观众注意力,对决定视觉变化节奏和变化效果等有重要作用。 2.景别是使一部影视作品形成视觉风格的手段之一。 3.侯孝贤是一位以”温暖的目光俯瞰人生“为创作概念的导演,这种电影观决定了他对电影画面风格的处理,在空间感上他着力营造出宏观历史背景中普通人命运的沉浮,人生被自己不能掌握的历史力量所控制。始终保持着比较冷静的态度去编织他的故事,影片使用远景和全景为主。(可以参照其电影,这是他的个人导演风格。) 四、景别的剪辑规则 1.相邻景别不接。 2.不轻易使用两极镜头。除非影片在整体影响风格上追求奇异的视觉效果。 3.景别越往远景系列,画面的时长越长,景别越往近景系列,画面的时长越短。
mRsKIng &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页 绪论——光影声色世界的语言假说
原文摘录: 视听语言的“语言”吗? 1.理论的方向和终点不应该是理论本身。(我认为应是为实践...
-
第8页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
第17页 第二节 景深与焦距
原文摘录: 1.焦距:即焦点距离,指从光学透视的主点至焦点的距离。 2.分类:根据光学镜头的...
-
第21页 第三节 角度
原文摘录: 一、角度的意义 1.角度是创作者态度的表达方式,它决定我们何如看待画面中的人物...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