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第五章 广东骑楼建筑的类型及其区域差异
黄海禺君 (勤有功,戲無益。)
读过 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域建筑
- 章节名:第五章 广东骑楼建筑的类型及其区域差异
- 页码:第115页
由于哥特式和古典主义形式常常使用于西方教堂、宫廷等建筑,象征高贵、权势,较为不近人情,应用于骑楼这种商住建筑之上不太合适,因此在岭南骑楼中极为少见。但是广州的特殊地位,使当时的殖民统治者为其统治服务,而将这几种形式大量应用于各类建筑中,甚至于少量的骑楼建筑。 引自 第五章 广东骑楼建筑的类型及其区域差异 按:因为高贵、象征“权势”就不近人情,就不适合商住建筑,似乎是尚没有得到有效论证的逻辑推论。而能不能使用这种风格或许跟建筑的体量有很大的关系,也只有多开间的骑楼在使用这些风格的时候才能体现出特有的风情与气派。如文中提及的使用了仿古罗马式骑楼的新华大酒店、使用了仿哥特式的北京路科技书店等,都是如此。当然,大体量也不一定会使用这种风格,要探讨使用这种风格的因素还是需要回到建筑工艺的传播、当时的审美倾向、建筑的用途定位等等方面,而不能臆测。特别是不知作者如何论证新华大酒店和科技书店的业主或建造者与“殖民统治者”有某种特别联系,而“为其统治服务”。 p118 解释为何这两种建筑样式在广东之出现在广州: “一方面,古罗马和哥特样式都是西方古典样式的典型,表达的是古罗马帝国和宗教神权的绝对统治和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绝对的君权和神权的力量和气势,只有曾为三朝古都的广州可以接纳,虽然其表现的主题和意义又饿根本的变化。” 这种人为想象出来的联系完全经不起历史和逻辑的推敲!
6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