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Flyindance (路虽远,行则将至.)
在读 谋生之道
- 页码:第1页
我们的心念一旦免除了情欲、恶意、无知,免除了庸俗、贪欲,就会发现这种实相,发现这个不坏的宝藏。只要知道实相,就能解除那无常的饥渴。 不抗拒、不责备、不怪罪,心就不迟钝,就活生生,就活泼有力。 人总是有很多妄念,你总是希望自己去做别的事情而无法活在当下,因此气力和精力都浪费掉了。生活里有很多事情,如果你能如实了解有些事情不能不做,诸如洗脸刷牙做饭等杂事或者正经的事情,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做得心甘情愿。就不会郁闷,只要不抗拒,事情一做完,你就会觉得内心很平静,因为我们的潜意识和心灵深处关切的是安宁。这样,行为和你追寻的实相之间就没有分裂。 你如果热爱一件事情,就不会牵挂它,我们的心就不会纵容我们去追求什么事情,去争取比别人强了。这时一切的比较、竞争、对成功的追求、欲望的满足就会全部止息。勃勃的野心才会牵挂事情。如果一个人有所牵挂,那么心念和心念之间就不会有缝隙,就不会有那样的寂静让我看见新的东西。如果你真的牵挂你的工作,那么事实上你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如果我爱自己的所作所为,我就不会牵挂它,因为我和我的工作是不分的。 真的热爱一件事情,就必须完全没有野心,完全没有博得社会承认的欲望。实相有的只是寂静,只是不动的空。 有时候我们说一句话伤害了别人。首先,要确定你所说的话是否带偏见、成见、心理投射,如果只是看到了实相说出了实相,那么伤害对方的不是你,而是这个实相这个实情。因为对方不敢面对这样的真相,所以实情伤害了他;换言之,是他自己让自己受伤。 你真的热爱你的工作吗,还是说你热爱你工作所能带给你的东西。如果你热爱工作,那么你就不在乎工作能带给你什么。你真的爱对方吗,还是你爱对方所能带给你的东西。如此诚实的面对和质疑自己,便可发现生活的实相。所谓的谋生果真仅仅成了谋生,而所谓的爱情也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爱情。 你内在有什么,都会投射到外在,投射到世界,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想什么,感受到什么,你日常生活的所作所为,都会投射到外在。我们的心念一旦免除了情欲、恶意、无知,免除了庸俗、贪欲,就会发现这种实相,发现这个不坏的宝藏。只要知道实相,就能解除那无常的饥渴。 我们必须注意平常自己的念头、感情和行为。这一切都会显现我们内在的态度。 只要你做的事情是自己喜欢的,你就没有野心勃勃没有贪婪。你不是在追求名声,因为,光是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这样的喜欢本身就已经够了。那种爱里面不会有挫折感,因为,你追求的不再是自己欲望的满足。 这个世界压力太大了,这个世界指的是你的父母亲戚和周遭的社会,他们都希望你成功,都希望你符合成规,希望你和她们一致。社会基本上就是建立在顺从、夺取、追求权力上面,而宗教之人、追求真理的人,就是要反叛这样的社会。他们和社会没有冲突,而是社会和他冲突。社会绝不会接受他,社会只会使之成为圣人,然后开始崇拜他,最后毁了他。 依赖助长恐惧,依赖影响理智。 困难的地方在于生活不落入老套,生活而不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上落入习惯。 丢掉一切再去寻找什么,等于完全没有丢掉。那只是狡猾的把戏是交易,是为了得到什么而算计好的行动。你放弃这个,为的是得到那个,弃绝而眼中另有目标,那只是向未来的占有投降。“我”的本质就是排斥,排斥的本质就是先弃绝再占有。只有真相才能使我们自由。 追求永久是什么意思,就是 快乐的事情延长,不快乐的事情尽快结束。心如果追求永远,很快就会停滞下来。心中没有围墙没有自足点没有障碍没有休止符,完全随着生命在动,无时无刻都在推进、探索、爆发,只有这样,心才会快乐。 要改变社会的现实和粗鄙,只有我们不再追求权力、不嫉妒、不心存怨恨才可以。如果你能够在你的关系里带来这种转变,你就是在帮助世人创造新的社会。人只有追求实相才能够创造新的社会。看清了实相看清了社会,正确的谋生方式自然会出现,根本无需去追寻。但是,就大部分人而言,问题在于我们总是有太多的责任。父母总是等着我们赚钱奉养,社会这个样子找个工作又很难。但是如果有人不是这么急迫,不需要马上找到工作,因此可以从容地看到社会景象,这些人就有责任。不急于需要谋生的人,应该关心人类整个生存问题。 要解决实质的大问题,你我必须不再追求安全才可以,因为安全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 只要你不把社会当做扩张自己的手段,你就会安于社会给你的衣食住行,你就没有贪婪。没有了贪婪,你和社会的关系就会不一样,你的关系就会产生革命,你再也不依赖别人来满足自己精神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谋生方式。 单纯的人就是看清实情了解实情,除此以外别无所求。这样的心是满足的、了解实情的。心如果看清和了解了实情,从而采取行动,这样的心不需要很多东西,就很单纯、宁静。心只有宁静才能够体验永恒。 没有完全体验、完全了解,就不能掀开整个生命的过程吗? 你必须经历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才能够了解生命吗? 要获得智慧,必须要经历生命的每个阶段吗? 智慧难道就是经验的累积吗? 把智慧解脱在完全的经验和经验的累积,到头来只能是不断寻求不断彷徨不断挣扎,走跟别人一样的路,这就是你想要的人生吗。 当一切都是假的时候就没有假的了,都变成了真的;而原先真的,倒成为了假的。权威存在的意义,不是让人去屈从;人如果不假思索的接受一切,那与普通动物也就没什么区别;人如果质疑一切,也会变得盲从不知所以。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不带成见绝对理智和清晰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和洞察力来自智慧 重要的不在于工作,而是对工作的觉醒。是不是只有环境、挑战、坏事才能让你觉醒? 如果是有事情、有原因才会叫你清醒,那么你就是在依赖这个事情这个原因。你只要依赖什么东西,不管这个东西是药品还是性,或者绘画和音乐,那么你就在纵容自己沉睡。任何一种依赖都是方法的终结。 因果的循环之所以不会中断,是因为果变成因,而因又变成果的缘故。 我们越是长大,就越是发现自己滥用了心,而这种败坏的根本原因就是分别心。我们的心一直在选择、分别、抛弃、接受和拒绝,我们一直在累积分别的能力,并且因为一直有分别心,所以一直在用力。分别心的驱动力就是野心和欲望,我们的生命就是在不断追逐这种野心和欲望的基础上演进的。分别有时候是必要的,但是分别却激发了野心。生活成了一连串的挣扎,目的只在追求结果。而且如果为了更大更好的结果,原先的结果还可以丢弃。 有时候,因为扬弃外在的东西(诸如衣着朴素、不再追求高富帅白富美),反而使得我们的心更加野心勃勃,因为这时它会更加抓住理想,而理想不过是欲望的转移和投射,是心的造作。 只要我们有意识的追求某种东西、想要或者想要变成什么东西,这就是野心,这就是追求结果,就是欲求。 人没有很多职业,只有一种,那就是寻找实相。 庸俗的心就是受伤的心,不自由的心,陷于恐惧、困难当中的心,绕着自己的利益打转的心,为了急速解决问题绕着成败打转的心,绕着悲伤打转的心。 伟大是不求闻达,不求闻达是最伟大的事情。真理不属于你或者我,你只要说你得到了真理,你一说你得到了,你就不再无名,你已经比真理重要。不求闻达就是内在外在都默默无闻,这得有相当的识见、相当的理解、相当的感情。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重要,你就不会爱自己所做的事情。你用事情占据你的心,这就是在逃避。你之所以无聊,是因为你发现你只有自己,你从来没有发现自己,所以你觉得无聊。于是你用电影、游戏、读书等一切事情来占据你的心。如果你看清自己的内心,看清楚自己,那么你就不会无聊。当你喜欢做一件事情,时间就消失了。 当你喜欢做一件事情,时间就消失了。你喜欢做什么,和你想做什么,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爱一件事情,是不会有动机和欲求的,不会通过自己的所做所为来博取什么。 用一种活动换取另外一种活动,却不了解其中的逃避,只有徒然。因为逃避,因为执著于逃避,所以造成了制约。 我执着你,是因为你是我逃避自己的工具。所以你对我而言很重要,所以我必须要占有你、掌握你。你变成了制约他人的因素,逃避也成了制约。如果我们能够觉察自己的逃避,我们就能够认知某某制约的因素,认知种种造成制约的力量。只有了解、觉察自己的逃避。执著某人、工作或者意识形态,这都是制约我们的因素。 逃避之道就是思考,只要有思考,一定就有逃避,一定就有执著。执著就会造成制约。 自给自足就没有依赖没有孤独没有野心。 你做一件事情为了利益或者快乐而作,那就不正确。 精神上不依赖他人,也就不会附和别人。当你依赖别人,不管这个人又多优秀,你都无法了解你自己。 要客观看待事件,不带感情不带偏见不带主观情绪。 色欲使得人结成伴侣,组建家庭,从而更加依赖。 尘世的爱里面永远都有占有和被占有。这种情况一旦受到危害就会产生种种冲突。我们和别人的关系,不论亲疏,都是这样,我们制造了对方的形象,然后执著于这种形象,并且希望之永恒。爱情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受欲望的蒙蔽,冠以道德的理由,爱上了对别人的想象,并且希望这种想象永恒不变,借由想象去束缚对方也束缚自己。 事实上并没有对立这种东西,有的只是我们对我所的执著,有的只是执著的事实。关系只有在没有执著的时候才真正存在,只有彼此不存在假象的时候才真正存在。我们只有真正了解关系的本质,双方才会有真正的交流。没有冲突就会有智慧,就会知道正确的生活方式。 不管你活在哪里,都会遭到社会的极大的压力,不管是社会的生活方式还是来自父母家庭的束缚。社会会不断催促你和别人一样,催促你变成伪君子口是心非。如果你结婚,又会制造更多的依赖和一大堆问题。你必须要理解生命的复杂,了解自己的欲望和心念,才能用一杯水的简单去面对一生的复杂。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