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识读和启蒙
- 章节名:识读和启蒙
- 页码:第182页
欧洲的许多手稿曾经是装饰化的,将上帝或者神父的语句以美丽的方式嵌入,需耗费大量人工。确实,许多中世纪的书籍装订就像一个圣物箱,其中的内容得以不朽。日本书法的书写意图和过程则都完全不同。对于书写者而言,它是一个瞬间的动作,枯笔留下的随意性笔触是特别重要的美感。这体现了笔势,同时意味着书写没有重复补缀。出于同样的原因,最好的书法纸是宣纸。如果在宣纸上徐徐运笔,结果只能够是一团乱墨。因此,敢于在宣纸上落笔,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在长期的练习之后,已经对一个字的结构了然于胸。从书写的速度,可以看出对一个字的掌握究竟如何。它是对内在智慧的外在反映。内在的是汉字,而非语词,书法是对内在状态的一种迅疾的物化捕捉。日本人认为汉字本身就是知识,口语表达是不足的,书写要更佳。而在西方人看来,文字本身是思想,它需要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些文字需要一种更高的形式承载,也就是书写,这最终带来永恒性和终极价值。 引自 识读和启蒙 读完这一段之后匆匆忙忙就跑去教今天的中文课了。于是就把这关于表意文字的醍醐灌顶的领悟立即也教给了我滴学森~
11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