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西夏的成年:崇宗(1086—1139 年) 与仁宗(1140—1193 年)
过日子猫tyou (网瘾老年人)
读过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 章节名:西夏的成年:崇宗(1086—1139 年) 与仁宗(1140—1193 年)
- 页码:第150页
1170 年八月,仁宗的亲信秘密逮捕并处死了国相及其族人和党羽。西夏 使团呈递了一封仁宗致金朝皇帝的感谢信,信中谦恭地声称,西夏别无所求, 只希望保持两国间的和平,并希望位于原国相与吐蕃发生过冲突的地区的共 同边界能够维持现状。1 关于任得敬其人,我们没有任何可靠的资料可资利用,所以要对这一事 件,尤其是对仁宗的行为做出解释,可能是要冒一定风险的。首先,党项皇 帝并不是专制君主,他的行为受到了部落传统习俗的强烈制约。表现在制度 方面,辅弼大臣的特殊地位就是对皇帝权力的重要制约,尤其当辅弼大臣是 皇帝配偶的家族的成员时,他的地位就更为重要。在吐蕃人和回鹘人中,国 相都掌握着重要的权力,而吐蕃、回鹘模式对党项政权的影响则是无可置疑 的。 另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仁宗作为首位不是在战场上成长起来的党项皇 帝,他没能培养出与军队之间亲密的个人联系。相反,仁宗最初将军权授予 了叔叔嵬名察哥,后来又交给了任得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一措施都带 来了很大的便利,而且从军事的观点来看,也不失为一种成功的安排。但是 一旦需要时,皇帝就不得不从另外的途径寻求支持,而且还不能与军队发生 正面冲突。 仁宗显然是在教育和文化机构中找到了支持自己的力量,他本人就生长 在这种环境之中,并且终其一生都致力于扶植教育、文化事业。他为平民制 订了儒教规范,并且广泛宣传皇帝本人就是大众奉行的菩萨。在汉文编年史 中,丝毫也没有提到仁宗对佛教的保护和他对“觉心”(bodhichitta)的修 习,但是大量党项资料表明仁宗所从事的佛教活动的重要性及其深远的意 义,说到底,这种活动也是每一个党项统治者热心从事的传统事业。仁宗忙 于行善积德以赢得人们的拥戴,提高并炫耀自己的威望和道德权威,同时还 可以在一点儿也不影响自己对宗教的虔诚的条件下,不露声色地损害对手的 名声。他对任得敬发动了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仁宗采 用了各种手段,终于将国相逼上了叛逆谋反的道路,使其违背了作为一个独 立的统治者首先必须使自己名正的道德准则。当仁宗的国相终于作为变节者 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时,实际上就已经注定了他将要灭亡的命运;所有能够 使他克敌制胜的因素,现在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在当时必定存在着将西夏分裂为东部汉人的鄂尔多斯政权和西部的草原 河西政权的一种原动力。这种动力深深地植根于地缘政治、文化现实之中, 而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部落分权倾向。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与此相反的,保持 领土完整的动力却要强大得多,这一动力来源于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地缘政治 现实:即西夏、宋、辽(后来由金取代)三方关系模式的存在,西夏、宋、 辽在欧亚大陆权力体系中互成鼎足之势,宋和金都不允许在中国北方另外建 立一个独立的王国。在此之前,金朝试图通过齐或楚傀儡政权统治中国北方 的失败,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如果说任得敬代表了西夏社会中对于改变官方政策方向不满的保守势力 的话,仁宗的所作所为就是坚决捍卫嵬名氏统治的合法性,并维护国家领土 完整的具体体现。他的统治大体上相当于一种以半神性的佛教统治者为首的 文官政体,他的权力建立在与军事体制(即与部落贵族)妥协的基础之上。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妥协,世袭特权才得到国家的确认,而对王权的忠诚则被 大大削弱了。1这些问题大多在党项律令中都有所反映,《天盛旧改新定禁令》 是在天盛(1149—1170 年)末年,即大约在任得敬被处死的时候发布的,这 恐怕并非仅仅是一种巧合。 1189 年是东亚地区变故频仍的一年。金世宗的去世和宋孝宗的让位,都 发生在这一年,所以党项统治者有充分的理由来慷慨地表明自己对佛陀的感 激之情。尽管与女真人偶有冲突,但是在仁宗漫长的统治年代里,大部分时 间都相安无事。从总体上来说,西夏、金朝一直保待着一种非常诚挚的关系, 当然,由于经济利益的冲突和小规模的领土争端,在他们之间也确实存在着 矛盾斗争,到了 12 世纪末年,矛盾变得日益激烈。 女真人指责党项在边市贸易中以无用的珠玉换取他们的优质丝织品—— 这使我们想起了北宋也曾抱怨于阗使臣带来的粗劣的玉石充斥宋朝市场,结 果金朝在 1172 年关闭了兰州和保安和榷场,直到 1197 年才重新开放。此外, 女真对于陕西边境的越境非法贸易也极为不满,并因此而关闭了绥德的榷 场。这样一来,剩下的就只有东胜和环州的边市了。12 世纪 70 年代,干旱 和饥荒席卷中国北部地区,而就在同一时期,党项在边界的侵掠活动也日渐 增加。1178 年,党项人袭击了麟州(这时掌握在金朝手中),从而将他们的 掠夺活动推向了高潮。1181 年,女真皇帝终于重新开放了绥德的榷场,并许 可党项使臣享受在金朝首都贸易三日的特权。1 1191 年,一些党项牧人因迷路而进入了镇戎辖境,金朝逻卒驱逐了党项 人,但后来反而被西夏人俘虏。而且党项人又设下埋伏,杀害了前来追赶的金朝官员。事后仁宗拒绝引渡肇事者,只是向金朝保证,这些人已经受到了 惩罚。 相对来说,这些事件确实对双方广泛的友好关系造成了轻微的损害。在 1189 年和 1193 年,金世宗和夏仁宗都先后去世了。此后,他们各自的继承 人的短暂的统治,实际上不过是内忧外患时代到来的序曲,其主要原因,就 是在铁木真(未来的成吉思汗)领导下的蒙古人的日益强大和统一。
过日子猫tyou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34页 李元昊(嵬名囊霄,景宗),1032—1048 年
1032 年,当他的儿子将凉州并入党项帝国之后不久,李德明在夏天去世 了。1虽然宋朝史料中对李元...
-
第141页 国政危机:毅宗朝(1048—1068 年)、惠宗朝 (1068—1086 年)和 1100 年前的崇宗朝
与毅宗同时代的汉族文人们,对他极尽诋毁之能事,将毅宗描述为一个 冥顽不化、轻率荒忽的年轻人...
-
第150页 西夏的成年:崇宗(1086—1139 年) 与仁宗(1140—1193 年)
-
第190页 第三章 金朝——行政制度
尚书省的最高长官是左丞相。在这个官署多年执政的 16 名官员中,有不 少于 11 人出自完颜宗室,...
-
第198页 第三章金朝——种族
1200 年以后国家的危机和不断的天灾导致了女真人更进一步的汉 化。1201 年朝廷下诏,对于累经...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