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 页码:第3页
谣言传播最重要的心理根源之一,便是人们想理解并简化许多接踵而来、发展迅速的复杂事件的需要。 谣言门诊部集中精力驳斥错误的谣言,而战争情报局则信赖“谣言在缺乏新闻时传播”这种准则,并集中精力提高新闻质量,增加公众对新闻的信心。 为什么我们成年人不是总能清楚我们自己的内在感受。那就是“社会”对我们有要求,我们要得到别人的和自己的尊敬。我们有许多连对自己也羞于承认的完全自然的感觉。这种态度被称为抑制使我们易于想象或夸大出现在其他人身上的这类倾向。我们认为问题在别人,而不是在自己。 谣言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故事的主体必须对传谣者和听谣者有某种重要性;第二。真实的事实必须用某种模糊性掩盖起来。 模糊性产生的原因有:缺少新闻或新闻太粗略;新闻的矛盾性;人们不相信相信;或者某些紧张情绪使个人不能或不愿意接受新闻中所述的事实。 谣言的基本法则: R~i*a 任何人类需求都可能给谣言提供推动力。 好奇是谣言产生的原因。 谣言提供一种能够排解紧张情绪的口头发泄途径。 投射:当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反映在他对周围事物的解释中而不自知时。 互补投射:不是把某人自己的情绪归因于他人,而是假定他人有某种行为,从而为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合理“解释。 拒绝面对其过失的人们才寻找替罪羊;而那些知道自己弱点的人似乎不需要替罪羊。 我们可以把谣言简单地概括为一种完全的主观情感状态的投射。 寻求主义 填平谈话中可能会出现的令人尴尬的沉默。 评述的三个心理步骤是感知、记忆、描述。 谣言通常比个体记忆更标准化,更同化。有更多的共性。 离希望兑现似乎越近,期望性的谣言便更容易传播。 当谣言传播时,它的趋势是变短、变简洁,越来越易被理解与讲述。 省略 简明的描述易于被如实地复述;当描述变短后,可供实验对象选择的细节变少了,进一步歪曲的可能性也因此减少;任务变得很容易,以至于用常规记忆法,就能记住那些素材。 突出 从一个较大的篇幅中对一定数量的细节有选择性地感知、保留和描述。 奇特、重复的话;数字;时间;动作;静止的物体说成活动的物体:运动的物体有潜在的危险性、希望性或者对我们来说是可能的重要时刻。我们应当注意它们,就是由于这种首要注意法则,在我们的实验中,描述成动态的物体吸引了听者的注意力,因而容易保留下来并传播下去。大小;保留术语;首位作用;时事;涉及到熟悉的符号 这些符号在象征化过程中进一步作用,而象征化过程是谣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感觉闭合:指不完整的形象、观念等在想象中变完整。 许多日常生活中的谣言,只不过是对我们个人感觉与遭遇的特殊解释或偏见。 同化 在感知的最初表现中,不是所有客体特性所产生的刺激都会再现。从以开始,感知就是有选择性的,并趋向于简化我们周围的世界。记忆延续并推动了变化过程。如果不受已经存在的刺激的约束,记忆会加速一个“良好格式塔”的形成。变化朝着简单、协调、结构合理的方向发展。 趋向主题的同化作用。根据故事主题的需要,内容被强化或简化。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使故事更加连贯、合理、圆满,它们也就被歪曲了。 压缩引起的同化作用 期望的同化作用 当一个世纪感知性的事实与期望相冲突时,期望可能会提供一个比事实本身更为有力的感知和记忆的决定因素。 语言习惯的同化作用 着装品位的同化作用 职业爱好的同化作用 利己的同化作用 偏见的同化作用 推断 歪曲的基本模式 艺术家的身份可以使他去做我们无意识地在做的事。他把他的注意力转向一个特别的方面——人的本性或人的弱点。他用他内在的统觉谨慎地思考,权衡他所感知到的东西。最后,通过绘画或文学把它反映出来。艺术家应该做到简化一切与主题无关的东西,突出他们想要强调的特征,以此来使这一切与他们自己的判断标准统一,不用说,这部分取决于他们的艺术修养,部分取决于他们自己的个性品格。 凭着它的习俗化的力量,文化成为决定歪曲基本模式的两个重要因素之一,另一个因素是个体的感觉、记忆和复述过程中所固有的倾向。 社会中的谣言 所谓轻信于人,就是指轻信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要么极度贫乏,要么就是充满着陈腐和变态心理。受教育程度低下的人,在思想的某些方面过分固执的人们。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