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页 怎样提问
- 章节名:怎样提问
- 页码:第19页
所以我们切勿将现代性和技术混为一谈。 现代社会对不同领域进行了深入划分,致使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个领域,无论是亲属关系、宗教还是其他,能够提供一种基础性原则(underlying principle)。每一个领域都被另一个领域所制约。 现代性的要义在于,一系列似无历史可能性的表征必须同时出现在某个时间节点上。表征之一是恰到好处的人口结构,这意味着死亡率和生育率得到有效的调控。第二个表征是政治支柱:看看周围,我们发现许多成功的现代民族的最突出特征是政治自由。第三个要素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家庭的力量必须被削弱,基于血统的严格的社会分层必须被消除,一个开放的、流动的、较为精英主义的体系必须被建立;公民的首要忠诚对象必须是国家,而不是任何其他因血缘而来的团体——这有赖于个人取代集体,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但是,要想让这种体系运行起来,就必须让一大群居间的社团得以成长,它们基于某种不只是契约的东西,它们处于公民与国家之间,我们将它们总称为“公民社会”。 进一步思考现代世界,我们会发现它还有另外两个表征,两者既是上述表征的结果,又是它们的基础。其中之一,是一种全新的财富生产方式的兴起。很多人将现代性归因于一种特定的生产方式,最根本地看,也许归因于非人力驱动的机器所促成的高度的劳动分工。这便是今人所成的“工业革命”,它给自由和平等带来了一种特殊风味。 另一个在我们看来与现代性有关的表征,是一种特定的认知方法。现代性以其“科学的”和“世俗的”思维模式而著称。有能力生发新思想,有能力保持怀疑和暂缓判断,有能力鼓励人们质疑,有能力通过实验而加速进步,这大体上就是我们所称的“科学革命”。 引自 怎样提问
51人阅读
timeregister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9页 怎样提问
-
第30页 战争、贸易和帝国
那么大英帝国靠什么凝聚?它在印度首创了一个方法,然后又沿用于非洲殖民地,这就使间接统治...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