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页
- 页码:第112页
一个多月了才读了100页,对自己无语了。。。 听猛大上课讲完之后,感觉自己的思路就被限制住了,不敢天花乱坠地瞎想了。。。 ------------------------------------------------------------------------------------------------------- 看过鲁滨逊相信上帝的经历,不得不认同”宗教产生于苦难“,人处在绝望的时候大概有点“急病乱投医”的感觉,而无药可救时似乎那个虚无缥缈又神力无边的神灵就是最后的寄托了。 然后,随着劳动的进行,帮手的重要性逐渐突显,也算是给后面星期五的出现提供了情节上的铺垫。 猛大课上讲,鲁滨逊其实是个“流落荒岛的文明人”,而不是“文明的野蛮人”。虽然鲁滨逊自己说:
我现在把文明世界看得遥不可及,与我毫无关系,我对它没有愿望,一无所求。总之,我跟它没有联系,也不想有什么联系…… 引自第112页 不过,后面证明,鲁滨逊和文明世界还是有很大联系的:
虽然天气这么热,没有必要穿衣服,但我不能赤身裸体。我曾打算这么做(实际上没有),我甚至受不了自己动过这种念头,尽管这岛上就我独自一人。 引自第112页 所以,无论如何他还是个文明人…… 在荒岛上,一切物品的都以其使用价值来衡量。
任何好东西只有在对我们有用时才是好东西。 引自第112页 而鲁滨逊在岛上从来不可能贪婪,因为贪婪来源于贫乏。他在岛上的生产只按照自己的需要,既不多,又不少,这是来源于对未来确定的预期(而后来他发现岛上有野蛮人时就后悔没多存些粮食了)。 继续联系课上讲过的东西。《鲁滨逊漂流记》受人欢迎的原因是它提供了一个现代社会中每个孤立的人独处的模式(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概是这个意思)。真正的群体生活不复存在,鲁滨逊以及开始享受独处生活:
这比群体生活舒服多了。当我懊恼没人交谈时,我会扪心自问,跟自己的心灵对话,向造物主诵读和祈求,难道不比世上最快乐的人际交流更好吗? 引自第112页 发现有野蛮人之后,鲁滨逊的一番心理斗争涉及了“公正”的问题(103至104页),从想杀掉食人的野蛮人到放弃这个想法,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1)既然上帝允许这些人按照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我”没有权利把他们当做罪犯、判他们死刑;2)他们不把吃人看做犯罪,吃人时他们没有违背自己的良知,不受良心的谴责,就像我们吃牛肉时一样;3)他们没有伤害“我”,没有对“我”构成威胁,“我”没有理由去攻击他们。三个理由大概是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理解“公正”的角度。 ----------------------------------------------------------------------------------------------------------- 好吧,目前才看到这里。最近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这种书只能用特别零碎的时间看,读的时候自己产生的想法都很模糊,刚才写笔记的时候也没有理顺,实在混乱。读到现在星期五都没出现呢,非常怀疑自己能否在期末考试之前读完嘤嘤嘤。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