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杰洛·朱塞佩·龙卡利:一位基督徒
- 章节名:安杰洛·朱塞佩·龙卡利:一位基督徒
根据他的这本自传,他是在战争期间的土耳其开始与犹太人组织进行接触的。他后来为此对自己进行了非常罕见的自我批评——尽管对所有的"良知测试"而言,他一点也用不着这样做。 由于现存的关于约翰教皇的传记中没有一本曾提到过他与罗马教廷的冲突,因而即使它们否认这些故事的真实性,那也完全不足为信。 第一件事是关于他在1944 年去巴黎前,拜见庇护十二世 (Pius xn) 时的逸闻。庇护十二世在开始接见他时,先告诉这位新任命的罗马教廷大使,他只有七分钟 时间可以和他谈话。于是龙卡利就立刻提出告辞,并且说"既然这样,那么剩下的六分钟也是多余的。" 而第二件事则很有趣,它讲的是一位从外国来的年轻神甫在梵蒂冈非常勤快,试图在高层神职人员那里获得一个好印象以便于晋升。据说,约翰二十三世曾对他说"亲爱的孩子,不要再这么焦虑了。你应该放松些,同时相信在审判日耶稣不会过来问你:你和宗教法庭相处得怎么样?" 最后一件事是一篇报道?里面说他在逝世几个月前收到了霍赫胡特( Hochhuth) 的剧本《代表> (The Deputy) ,有人问他该怎样来反驳它。而他却照着这个人的话回答说反驳它?你能做什么来反驳真相呢?" 《灵魂之旅》的编者、约翰教皇的前任秘书路易斯•卡波维拉 (LorisCa-povilla) 经理,在这本书的导言中提到了一些肯定会让许多人恼怒和困惑的事情"他在上帝面前保持的谦卑,以及他在人们面前对自身价值的清醒意识——它是如此之清醒,以至于它让人感到不安。" 但是,尽管他有着绝对的自信,并且不向任何人征求意见,他仍然没有犯假装知道未来的错误,也没有假装知道自己努力的最终结果。他总是像野地里的百合花那样,满足于“日复一日”甚至是“一小时又一小时”地生活。他为自己这种崭新的状态立下了如下“行为的基本法则”:“不为明天而忧虑”,不去“为未来作人工的准备”,小心地“不去向任何人自负和随便地谈论它”。 这种摆脱了顾虑和担忧的彻底的自由,就是他谦卑 (humility) 的方式,而他之所以能够自由,是因为他能毫元保留(无论是心理或情感的保留)地说"你的旨意将行在地上。" 他的信仰是"你的旨意将行在地上。"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它确实"从本质上说是全然福音书的"。同样确实的是,它"要求并获得了普遍的尊重,而且启发着许多人"。正是同样的信念,启发他临终前写下那句他最伟大的话"每一天都宜于诞生,每一天都宜于死亡。"( "Every day is a good day to be bom, every day is a good day to die. ")
水蜜桃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论黑暗时代的人性:思专菜辛
莱辛撒向世界的"思想的酵素"并不是为了传达结论,而是为了剌激其他人独立思考;它并非出于其...
-
罗莎·卢森堡
罗莎•卢森堡就提议这样来写她们的墓志铭“这里安息着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最后两个男人(men) ...
-
安杰洛·朱塞佩·龙卡利:一位基督徒
-
卡尔•雅斯贝尔斯:一篇赞词
任何试图有意将自己的个性强行塞人作品中的人,都是在进行表演;在这样做时,他就丧失了"公开发...
-
卡尔•雅斯贝尔斯:世界公民?
真理永远不能被理解为一种教条性的内容,而是由理性照亮和清晰表达出来的"生存的"本质,它需...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