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
Leslie Shaw
读过 汉字王国
- 页码:第57页
山和火。山是宇宙中熄灭的火焰,火是熔岩中燃烧的山。 引自第57页 灾 災(川+火)水灾和火灾 灰(左手+火)手在火堆中搜寻 友(左手+右手) 鼻(自+畀)自表示鼻子,畀表音 息(自+心)鼻与心脏共同承担呼吸过程 網 网,网才是这个字的古字,与甲骨文,金文最接近,从汉朝开始使用網,直到1956年简体字改革重新启用这个字的古字形式。还是古字字形比较明了,清楚。
古代中国人认为龟只有雌性的,雄性龟根本不存在,因此传宗接代成了问题。根据一种说法,龟通过意念自己解决那部分细节。根据另一种说法它求助于蛇。两种情况都缺少合法父亲,由此产生了一大批骂人的话,这些低级的、富有性联想的脏话直到今天还很普遍。 引自第57页 鳥 长尾巴鸟 隹 短尾巴鸟 隻(隹+又)右手抓着一“隻”鸟;雙(隹+隹+又)手里抓着一“雙”鸟(如今简化字“双”,去鸟,加手,成“双手”意)。 雀(小+隹)小鸟 隼(隹+十)【象形】鸟站在架子上——猎隼 焦(隹+火)鸟在火上烤 臭(自+犬)古代的狗非宠物,因此浑身恶臭(用鼻子闻)且对人有危险 牧(牛+攵)手里拿着棍子(攵)驱使牛 告(牛+口)以肉为祭品在祖庙述说重要事情;牛站在祖庙外面叫和等待不幸命运,是一种声音“告诉”大家祭品准备好了 卉(三个嫩芽组成“芔”) 奔(人+卉)人摆动着双臂在草地上疾驰 年(禾+人)收获 秋(禾+火)成熟的谷物红似火,抑或秋后烧秸秆 秉(一只手抓着一颗禾)意为一把,后来转变为谷物的量词,而且又延伸出表示抓住的意思,“秉承”。 “过去人们生下一个女儿时,就要把一坛酒埋在地下,等她长大出嫁时再挖出来,人们请客人和祖先喝坛里的酒,剩下的作为珍贵的礼品由出嫁的女儿带到新家。” “畐”与“口”和“田”没有任何联系,尽管它的样子是这样。像“酉”一样,它也再现从侧面看是一个长脖的酒坛。在甲骨文里它被当作“福”用。转意是很容易理解的。坛是最重要的储存器具,不仅对酒来说是这样的,对干的东西,如粮食,也是这样。而当坛子装满东西时——心里怎么会不充满富足感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呢!为了区分这两种意思,人们很早就在表示酒坛的最初形象上加了一个表示预卜的“示”,加的“示”经常被说成人们预测吉凶和解释自然现象时使用的棍子。 本(木+一)“木”意为树木,“一”表示树之根,引申为“根本”“本源”“原本” 末(木+一)意思是“树尖”“树梢”转意为“结尾”“细末”“粉末” 休(人+木)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 集(隹+木)鸟在树上睡觉,本意为“定居”,又因为鸟类喜欢集群定居,因此逐渐也有了“集”的意思 噪(多个口+木)树顶上许多鸟张嘴鸣叫 杏(木+口)树下有一张口,杏子最馋人 葉(世+木)古汉字中没有草头,后为了表意加之,“世”象征树冠,“木”象征树 朱 一棵树,树干上特意有一个笔画或一点,因为人们是从树干上获取红的颜料 采(爪+木)一只手伸向树木采集果实 桑(三只手+木)养蚕非常繁杂,昼夜需要喂食新的桑叶,必须不停地在树上采集桑叶,在中国没有一种树比桑树被人类的手碰得更多;另一种解释,认为并不是三只手,而是桑叶的表现,因为桑叶是桑树上最有价值的部分,因此在“桑”中突出桑叶也有一定道理 箕与其:“其”原是“箕”的古字,表示篮子,后来被加上竹字头,绝大多数篮子都是竹片编的,而原型“其”被简化为代词,意义发生转变 几与幾:“几”本为家具,如茶几,为象形字,妇女采集桑叶的时候,也可以蹬在“几”上,后简体字改革,俩字合为一字“几” 初(衣+刀)可能最初与裁衣有关,制衣服最初要做的就是用刀裁开 利(禾+刀)表示刀很“锋利”,另外用刀割禾表示收获,转意为赢利、利息、利益等 斤 象形字,原意为“斧”,有“斧斤以时入山林” 析(木+斤)用斧砍树 匠(匚+斤)匚表示匣子,置斧于匣内是为匠 戒(两只手+戈)双手持戈戒备 伐(人+戈)人持戈即为伐 共(两只手+)双手共同托举一个东西,共同劳动 兵(斤+两只手)双手持斧以御敌 安(宀+女)一个女人静坐屋顶下,安宁祥和 家(宀+豕)屋顶下有猪即为家 宿(宀+人+百)一个人躺在屋顶下的垫子上 牢(宀+牛)关牛的围栏,有成语“亡羊补牢” 寧(古字為寍,宀+心+皿)劳累之后居家吃东西,身心感到安寍,另外一种写法是加了一个谁也不懂的下半部分,简体字改革时,“心”与“皿”都不见了 守(宀+手)在家守护? 宫(宀+吕)一座有屋顶有窗有门的房子形象 宗(宀+示)宗庙、宗族 高,城門;郭,建有碉樓的城牆;亳,商朝的第一個國都;京,由立柱支撐的高於地面的高台式穀倉 開(門+兩隻手)開門需要雙手一起開 閃(門+人)有人從門裡突然消失 門表示雙扇門,戶表示單扇門 扇(戶+羽)人們進進出出,門像翅膀一樣開開合合,轉意為“扇子” 所(戶+斤)有一把斧子即為住所,類似有豕即為家 突(穴+犬)犬從穴出 典(冊+兩隻手)雙手持書典閱讀 獄(犬+言+犬)兩人見面似“犬”一般謾駡的不愉快局面 意(音+心)心之音即為意 殸,此為古字“磬”,為一懸掛在繩上的斜面石頭和一隻拿著木槌的手的象形字,商代時又加了一個畫蛇添足的“石”,“殸”和“耳”組成“聲”,簡化之後,既沒有了木槌的“手”,也沒有聽聲音的“耳”,只剩下斜面石頭形象,孤單地懸掛在繩子上;同理,“鼓”字左為鼓的形象,右為拿鼓槌的手的形象 豐為鼓的形象,“示”+“豊”為“禮”,“禮”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很難用具體的形象表達,通過舉行儀式時使用的最主要樂器“鼓(豊)”和能明確表達典禮目的的“示”,人們就得到了一個能準確達到要求的“禮”字 彭,為“鼓”加上表示鼓發出的響聲的三撇,因此“彭”意為鼓的響聲及象聲詞 喜(壴+口)喜慶之時擂鼓高聲歌唱 人們按照製作樂器的材料來為樂器分類,即所謂的“八音” 石——磬 金——鐘 絲——弦 竹——笛 木——梆 革——鼓 匏——竽、笙 土(陶)——塤、缶 王羲之有“雖無絲竹管(笛)弦之盛” 五条平行线——用叉号代替除了最上面一条和最下面一条的所有平行线——“五” 計(言+十)數到十即為計 古(十+口)一件事經過十口,即十代相傳,可謂古老 萬,是個借用字,真正意思是“蝎”,是長著鰲和尾鉤的蝎子的象形圖像,“萬”與蝎在古代發音相同,因此用蝎象形的字來借代“萬”的意思 “氵”是形旁,“工”是聲旁,“江”應該讀作“gong”,而現在卻變為“jiang”,足見漢語語音之變化及古漢語語音在閩方言和粵方言中的遺存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