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自序
- 章节名:自序
- 页码:第1页
每颗心本然智慧清净 只待洗尽纤尘 如莲绽放 Part One 012平凡之中享快乐 014慈悲是最有力的武器 015创造“人和” 016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018给爱一个空间 019真实的慈善 020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准的错误 021平常心是幸福之门 022善良是美丽的源泉 024“加工”人生 026贪如绳,捆一生 028知足是最大的财富 029惜福 030想赢,你就输了 032成功的条件:三殊胜 034换位思考 036见不同,亦尊重 037莫被“世间八风”所迷 038当下 040微笑面对 041日省吾身 042懂得慈悲,才会幸福 042懂得慈悲,才会幸福 046正见 048入佛门 050追随佛陀的脚步 052无伤害的道路 054修行的助伴 056恭敬三宝 057有所不为 058重生的喜悦 059被误读的佛教 060人身难得 062也许,来世比明天先到 064人生百味,浮华易逝 066逃离凡俗,寻找心性的净土 068此生不再虚度 070无常,带来无限可能 071一切都是暂时的 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的人有着许许多多的欲求,然而无论是哪一人种、持有何种哲学观点、信仰何种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的希望——离苦得乐。获得离苦得乐的方法是内在精神生命的提升和转化。 ——大恩上师 自序 微博这个窗口,给了我们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可以随时随地 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多了一个让我和弟子们交流的平台。 小小的微博,可以反映很多现实生活问题。在这里,有我对弟子提问的回答,有我想要告诫自己和他人的话,有对佛陀法教的深思,有做人做事的方式态度,当然,也有天气、事件、心情…… 在微博中,我和弟子们的交流更随意自然,所讲的东西也更贴近大家的日常生活。很多弟子都说,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我的微博,这也成了我每天坚持写微博的动力。 应弟子的祈请,把我近期的微博整理成册,是为了让更多人在茶余饭后的闲暇时间,可以通过每天阅读简短的几句话,汲取佛陀法教的精华,感受诸佛菩萨的加持。 “细微之处见精神”,微博虽小,却是一面无限广大的镜子,可以折射三千大千世界。 希望每一个看到我微博的有缘人,都能从细微之处入手,把佛陀的言教落实于生活的点滴之中,落实于身口意的实修之中。 希望每一句微博,都如莲绽放,在弟子们的相续中淡然生香…… 泽仁扎西 于 2013年初 人生需要三乐: 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平凡之中享快乐 人生的快乐很简单:实实在在做人,简简单单生活。运用智慧与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有价值,才能感受到真实的快乐。 忙碌的生活、浮躁的世界,剥夺了现代人的快乐。我们总是打着寻找“快乐”的旗号,让自己变得不快乐。其实快乐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只要用心体验,我们就能感受到。 如果一个人处处行善,他的“福报”越积越多,最终会成为有大福报的人,也会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佛家禅语 慈悲是最有力的武器 征服人心的最好武器不是残酷的兵刃,而是慈悲之心。它能于无形之中降服他人的内心,让邪恶的心变得高尚,让污浊的心变得洁净。 人都有善恶两面,我们的真诚和慈悲可以唤醒他人善的一面,也可以让他从此改过迁善,所以对待他人要真诚和慈悲。 面对痛苦和伤害时,我们都会下意识地保护自己,或者去攻击别人。但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不是逃避,更不是去伤害他人。慈心能融化心中的恨,能让我们更加理智地拥抱在一起,共同面对轮回的世间。 创造『人和』 做人首先要让人接受,若别人不能接受,就不能得到“人和”。没有“人和”,无论在何处都会有烦恼。那如何让人接受呢?应该懂得尊重、礼貌、合理。这样才能轻松自在,活得有价值。 如果希望被别人尊重,就要先尊重他人;如果希望快乐,就要时时把快乐散发给大家。这些都是生活中简单的“自他交换”。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细心、用心,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也能发觉许多应该留心的事。例如,发觉身边人的关心,发觉众人的帮助,发觉每个人离不开大家,因此我们不但不能伤害身边的人,更应该珍惜和报答他人的恩情。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给予别人帮助,为别人尽力,其实也是为自己尽力。当你在帮助他人时,无形中已积累了自己的感情。别人对你的给予会铭记在心,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主动帮助你。因此大家要记得学会给予别人帮助。 我们往往容易自以为是,很少把别人放在眼里。其实每个人都有优点和长处,常常发自内心夸赞别人的优点,既鼓舞了对方,也让自己的心更加柔软开阔。 人生在世,当你给予别人方便的同时,其实就是在给自己方便;对别人宽容和爱的同时,就是让自己得到爱和宽容;为别人点燃自己生命中这盏佛性的灯时,在人生夜色里才能寻找到平安和灿烂! 帮助他人的最佳方式,是引导他们学习佛法;而他们能接受帮助的最佳方式,是将他们的心转向佛法。 ——阿底峡尊者 给爱一个空间 现代社会中,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我们日益紧张、压抑。由于我们缺乏所需的智慧和慈悲,追求的太多,想拥有的太多,所以造成种种的痛苦。学会放下、学会给予,就能慢慢给自己创造轻松的空间,感受到慈悲与智慧所产生的真快乐。 为了与众生和睦相处,我们就要修炼包容、宽容、放下、平等、舒畅与轻松。我们必须放下麻木无情、争强好胜、野心勃勃等心态,应该用爱心去对待周边的所有人。如果缺乏爱心,只是在理智上寻找正确的职业和人际关系是没有用的,这既改变不了他人,也改变不了自己。 人生在世,不仅要读书,还要读“事”,更要读“人”。读的人多了,自然对人就多一分认识,就能了解仁慈、道德与修养的重要性,才不会浪费难得的人身。 真实的慈善 人人都会说,要进行慈善事业,因为人心要向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的慈善。在我们身边,出家人锲而不舍地修行,是为了成就生命;在家人做医疗救护、放生、维护生态都是为了拯救生命。爱护生命,拯救生命才是真实的慈善事业。 无论我们是什么地位和身份,都要具备高尚的理念;无论我们安逸或繁忙,都要寻找内心的平静。我们应该努力提升生命的质量,无私和无条件地奉献,用不计回馈的心去创造有益众生的事业。 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准的错误 为人处世,第一步考虑做正确的事,然后才是把事情做正确。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准的错误。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把心摆正,不能有一颗邪僻的心。只有这样,我们的良心才能得到安宁。如果没有一颗正心,即便你修佛参禅也于事无补,白白浪费时间,耽误了自己的生命。 每个人的观点决定了他的行动,比如有些人认为吃喝嫖赌是快乐,拼命追求,结果痛苦沮丧;有些人认为这样做不会带来幸福,所以远离,结果自由自在。这里所谓的观点就是见解,我们必须具备分辨正见和邪见的能力,并如法取舍,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永远幸福快乐。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