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页 否定
- 章节名:否定
- 页码:第15页
汉斯立克 是十九世纪后半叶以来有代表性和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唯新主义音乐美学家,对近代西方音乐美学来说是个建设者。当十九世纪中叶随着《罗恩格林》的成功和兴起的继而风靡全欧洲乐坛的瓦格纳的艺术理论,使他非常激愤。他竖起了所主张的:“音乐不是描写感情和事物的”异旗,针锋相对的与瓦格纳抗衡;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辩论。汉斯立克被“未来音乐”的倡导者们严厉遣责的同时,他则大声疾呼要从根本上修改认为“表现感情才是音乐的本质”过了时的美学观点。汉斯立克凭着《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新说》这本小册子,成为康德(1724—1804)以后唯心主义美学家行列中的一员。 蒙特威尔第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 (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2),是介于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之间的人物。蒙特威尔第被认为是古典音乐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的牧歌创作是这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体裁的巅峰,而他的歌剧创作则是这种体裁的奠基之作。他是巴洛克音乐的早期代表。他虽不是第一个写出歌剧的作曲家,然而他所创作的歌剧却可以一直流传至今日,甚至影响在后世各乐派的作曲家。 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全名译为约翰奈斯·勃拉姆斯。1833.5.7 - 1897.4.3,德国作曲家。1833年5月7日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职业乐师的家庭里。他童年生活十分贫困,7岁随父亲学钢琴,13岁便在酒店里为舞会弹伴奏,在剧院帮助父亲演奏。与此同时,为了多得报酬,他还写了不少沙龙音乐作品,包括多种舞曲、进行曲和管弦乐曲改编曲等。代表作品《a小调小提琴和大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50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