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 胡同文化
- 章节名:胡同文化
- 页码:第34页
北京人的方向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引自 胡同文化 这篇《胡同文化》真是写出了老北京人的神。写上海人,余秋雨写到骨子里去。写北京人,非汪曾祺这篇莫属。看来,还是旁观者清。本地人发现不了的,外地人倒是看得清楚。
61人阅读
冢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5页 国子监
《戴斗夜谈》:京师相传有十可笑: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神乐观祈禳,武库司刀枪,营缮司...
-
第9页 花园——茱萸小集二
有一年夏天,我已经像个大人了,天气郁闷,心上另外又有一点小事使我睡不着,半夜到园里去。...
-
第34页 胡同文化
-
第57页 老舍先生
老舍先生是历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当人民代表就要替人民说话。有一年老舍先生的提案是:希望政...
-
第217页 随遇而安
金圣叹在临刑前给人写信,说:“杀头,至痛也,而圣叹与无意中得之,亦奇。“有人说这不可靠...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