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笔记-第230页
- 章节名:第七章 有效的决策
- 页码:第230页 2014-02-14 18:54:53
德鲁克支持观念先行论。同样,近代科学的开头,是世界观的shift,而不是“观察、实验”。所以Westfall《近代科学的建构:机械论力学》(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18702/)中,挖掘了近代力学各位祭司背后的神学(或科学哲学),伽利略、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从毕达哥拉斯的圆那里得到灵感,开普勒从神创论出发认定星星与大地都由同样的物质构成,而不是诸神或天使的居所。哥白尼认定地球围着太阳转,而不是相反。这都是观念先行论。当然,仅有世界观的审定并不能促生科学(如今对科学范式的讨论,与早年达芬奇、牛顿从各种巫术中寻找真理的方法一致,甚至一些炼金术士也具备这个思考能力,从一个命题或事实出发,首先追问其世界观的根据。)如何衡量比较不同的世界观or paradigm?这就是事实起作用的地方,以某种确定的衡量标准来评判。——从神学上看,这是用“事实”(ie有效性)审判诸神。(耶稣也说,我们看不到一个人内心的动机和生命,但他的言行,作为果子,把内心表明了出来。所以只能用果子衡量人、衡量教会的决策、衡量事工)。进一步的问题是,所谓“事实”(有效性)为何具备这样高的地位?跑题了。p205 决策从洞见开始,而非从搜集事实开始。同样,搞过科研的人最不信任论文。Nature2008年一篇文章认为,大多数论文都是nonsence。因为:p206 做过统计分析的人最不信任统计(or所谓事实)。所以需要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期望,借助数据,与对方的立场和期望辩论。人们根据立场和期望搜集数据。所以,最关键的问题是,衡量标准是什么。……我们为选定衡量标准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极多。那么怎样找到适当的衡量标准呢?p208 有效的决策者通常必须假定,传统的衡量方法并不适当。先要有若干种不同的衡量方案有意制造互相冲突的不同意见。从不依靠直觉,而用事实检验。p213 激发反对意见p209只有依靠“反馈”制度。决策前的反馈。为什么这样做?1.反对意见保护决策者,不致于被组织(的私利)俘虏。2.反对意见即替代方案3.反对意见可以激发想象力4.反对意见能把“言之有理”转变成“正确”,再转变成“良好的决策”。 也能把“似是而非”cancel掉。p222 决策依循的原则每一位美国总统都有一套激发反对意见的方法。some1.理解先于评断。如何实现这一点?p218 常问自己:1.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及风险,就该行动 2.行动或不行动,切忌半途而废。这就是圣经“凡事相信”(1Co13)原则的应用。以上帝作为根基,这种理解(教会黑话叫做“同理心”)才能真正做到“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中国人把“将心比心”看成一种品格、一种施舍,而不是上帝的命令,那么在他不情愿的时候,就可以拒绝理解和同情。这点差别看似不大,鉴于人心刚硬,所以拒绝理解和同情,在日常生活中要常见地多。这种拒绝,阿伦特在谈论“平庸的恶”的时候也曾提过——它会滑向奥斯维辛,促生今天日常生活中许多的恶。2.p221 行政长官不宜考虑鸡毛蒜皮之类的事情。如果此人立场正当、看法合理、确实有见地的话,那么他的看法意味着什么?
1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