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 第7章 全球经济与供需链管理
- 章节名:第7章 全球经济与供需链管理
- 页码:第57页 2014-02-25 11:15:10
供需链的五种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 信息流:先有需求信息后有物流,而供应信息是伴随物流一起流动的。 供需链管理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不误时机地捕捉需求信息,而满足需求是一切经营活动和作业的出发点。 供应链管理的第2个目的就是要根据需求信息迅速组织供应,控制物料的均衡有序地流动。 供需链管理的第3个目的就是从整个供需链上下游各个环节的总体运营成本或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体拥有成本(TCO)来降低商品成本,而不是仅局限于某一个企业或局部流程。 供需链的竞争优势总是受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制约,通过分析五种流是否流畅,经过不断筛选和加强薄弱环节以保持整体优化,这是供需链管理的最终目的。 供需链管理是设计、计划、执行、管理、监控并不断优化供需链的作业以实现创新价值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 精益生产: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85-1989年进行的国际汽车计划的研究成果,学院的研究小组在对比日本和欧美汽车生产的差异后,对日本的生产方式赋予的名称。体现价值链的概念,消除一切不增值的作业和活动,先合理化,在自动化的原则,产品开发同产品试制的同步工程。用大量客户化定制改变传统的大批大量生产方式。精益生产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比较普遍。 敏捷制造:198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里海大学的雅柯卡研究所共同提出的振兴与发展美国制造业的战略。敏捷有几重含义:人的知识和智能的灵活发挥,对市场需求灵敏快速反应,准确有效地满足客户要求,突出人的创新作用。 约束理论(TOC):以色列物理学家、企业管理专家戈德拉特博士在他开创的优化生产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哲理。 TOC的出发点认为:企业的目标是追求近期和远期持续的获得利润,凡是限制企业有效产出的增长和获取利润的因素都是制约因素(瓶颈)。这里用有效产出的原意是指产量中售出部分的实际收入,相当于销售收入减原材料成本。 迈克尔波特教授把企业的运营流程分为5个作业阶段:进厂物流、加工制造、出厂物流、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和4项支持作业活动,即:企业计划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研与技术开发、采购管理。 准时制生产:JIT是准时制生产的简称,是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是西方国家赋予的名称,JIT哲理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与浪费,在市场竞争中永无止境地追求尽善尽美。按日产批量采购和投产,把库存降到最低限度,在库存记录上采取反冲的方法,以减少记录库存的事务处理工作量。
lexi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41页 第5章 MRP系统的时间概念
当前,时间和速度已经成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大鱼吃小鱼“已经演变成为”快鱼吃慢鱼“,...
-
第49页 第6章 效益指导物流-mrp2
C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闭环MRP进一步发展,集成物料流动同资金流动的信息,并通过财务和成本分...
-
第57页 第7章 全球经济与供需链管理
-
第71页 第8章 ERP的信息集成及扩展系统
信息化管理的管理思想之一是供应与需求平衡,ERP系统除了解决供需平衡,还要在供需链的大范围...
-
第77页 第9章 实施ERP容易忽视和误解的几个主要问题
在制定企业信息化规划时,必须以企业战略需求为基础,否则必然会迷失方向,冒很大的风险,无...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