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1
- 章节名:1
- 页码:第1页
《单向街--最愚蠢的一代?》 1. 躺在草地上,在诗歌吉他中长大的一代人,跟坐在电脑屏幕前,头里揣着Ipod的一代人会有不同吗?在一个节奏缓慢,信息匮乏的年代成长的年轻人,会跟在一个瞬息万变的青年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吗?"数字时代使得美国青年变得愚蠢并威胁我们的未来,或不要相信任何30岁以下的人。在网络上成长起的,被各种电子产品包围的一代人,不仅没有更聪明、更开放、更有见识、反而是无知、偏狭、盲目的自我中心。他们有高度的竞争感,却没有真正的创造力,更愿意在既有的框架内,按照社会规范实现自我。" 2. "在美国,唯有生产出来的或表现出来的东西才有意义。""在欧洲,则相反,唯有可能被思考或被隐藏的东西才有意义。"-- 3. 互联网的残酷之处在于,你以多么快的方式成功,就会以更快的速度消失。互联网上众声喧哗,人人都在表达,但所有的声音又都差不多,他们太容易彼此替代与掩盖了。 4. 希特勒兴起的时代,正式大众媒体兴起的岁月,广播杂志,工业革命的高潮拆毁了传统的宗教、社区结构,人们被孤立成一个个原子,公共精神的消亡,个人独特性的消失,导致了极端主义的广受欢迎。因为人们能在其中放弃独立思考,寻求归属感。 5. 每当旺火吸纳一种媒介,这个媒介就被重新改造成网络的模式,它给内容注入了链接,浮动广告、其他的电子小玩意。比如我们在浏览新闻时,电脑上显示你收到了新邮件,结果就是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打消了我们专注的能力。 6. 网络的影响力并没有停留在电脑屏幕的四方之内,当人们的头脑习惯了网络媒体疯狂的覆盖,传统媒体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受众心的期待,电视节目加了流动的字幕和自动弹出式广告,杂志和报纸删减文章的长度,介绍摘要,把版页设计成适于浏览的碎片集锦。这种"快捷方式" 可以让匆忙的读者快速阅读这一天的新闻,帮他们节省时间,免于使用"效率更低"的方法:翻页和阅读文章。传统媒体别无选择,只能追随新媒体的规则。 7. 没有一种交流体系像今天的网络一样,在我们的生活里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或者在我们思考方式、思想上施加如此广泛的影响,然而,那些专事写作网络话题的作者,却很少思考它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网络的智力伦理仍然缺席。 8. 我们正视这个世界的种种问题,正视这个世界的不平等、不合理,相信这个世界仍然是有希望的,这个希望就在我们的想象和创造之中,可以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去做的,不一定惊心动魄,不一定声势浩大,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某种批判,同时为这个世界寻找更合理的新的希望。 9. 关于单向街这本书,我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些非主流的思想资源,非主流的文化资源,非主流的世界景观,最低的希望是当今的中国人,可以看到另一种精彩的人生,我们的英雄应该不止比尔盖茨,不该只有用金钱来衡量的成功者,还有可能另一种人生,还有另一种选择,而这也同样精彩。 10. 小甲虫代表着西班牙语世界中一个永恒的形象,就是唐吉可德,他战风车,骑瘦马,在整个西班牙语世界,他是不朽的伟大英雄,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去行动、去实践、痴迷于梦想、但丝毫不为自己的梦想而感到耻辱的力量。 11.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情而健忘的民族,尤其善于遗忘苦难,如果我们想苦难,苦难就会成为犬儒主义的一种依据,又怎么样?反正都是苦恼,而我在拉美最强的感觉就是他们不遗忘苦难,但绝不犬儒,绝不说"我们又能做什么呢",相反又能以极热情的态度去行动。 12. 这些海商们缺乏像西方殖民这那样来自国家的武力保护和政治支持,他们为了祈求海上贸易与运输安全,只能自求多福,他们因此相信多半信奉来自福建的海上女神妈祖,这也是目前台湾最重要的宗教信仰,妈祖信仰其实是非常淳朴的先保平安,再求发达的功利思维,是一种以现实主义为原则的民俗宗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相比,他本身没有超越性的哲学与教义,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是"爱拼才会赢",这正好给了闽粤海商最为"中间人"。老二角色的灵活性和功利性一个恰如其分的精神支持。 13. 孔子门徒三千,贤人七十二,精英比例为2.4%,大学是精英教育,而北大更甚,从建校起,就有浓厚的精英文化氛围,学生有差别,只给最好的学生讲课,相信他们将成为标杆,进而辐射到其他人,精英教育的模式就是,抓住少数人, 就可以抓住所有人。 14. 外来人口把"了解世界、完善自我、和学习新的技能"放在与挣钱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在很多个调查中,驱使外来人口离开家乡的原因,并不是赤贫,而是没有事情可做,耕地面积不大,父母就能轻松打理,附近城镇又没有什么工作机会,"在家没什么活可干,我就出来了。" 15. 很多人说,现在中国礼崩乐坏,没有了自己的价值观,没有神,也没有敬畏,我们不要神,我们的价值观重建的基础在于人跟人之间的尊重,人尊重自己不难,但是将心比心。 16. 论中国农村城镇发展,农村有附加值加工厂,农民子弟除了种田没有地方去,现在有工作做,不用依靠城市,农村有了足够的条件,再促进学校和教育的发展,文化和知识又成为这一切发展的基础。 17. 网络不是字母表,它或许可以取代印刷术,但是它产生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印刷书籍促使人们进行深入阅读,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不仅因为我们从作者的词语中获得知识,还在于那些词语在我们大脑中激发的智力震荡。在持续、专注的阅读所开启的安静空间里,我们建立自己的联想,形成推论和类推,培育出独立的想法,深入阅读和深入思考是密不可分的。 18. 中国文化是否还存在,这值得思考,我认为还存在,我们的内心,对神没那么相信,我们还是相信人、人情、人性、人心里的思想。还有很多潜在我们生活里面,我喝茶不喝咖啡,用筷子不用刀叉,我们中国人喜欢集体,但又不是政治意义上的团体。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决定的行为,我们的思考方式、价值取向,甚至经济行为,我们集合资本,我们不到街上招股,我们七八个朋友搭会。 19. 我很讨厌美国共和党,我很认真看了奥马巴的几本书,可是我看了半天看不出他所说的change, change……change to what? To where? 你要向什么东西改变?我看不到,yes, we can……yes, we can…..我们能改变,能改变什么?向什么方向改变,我觉得现在台湾和香港都是这样,都有梦想,那梦想是什么?我们呼唤年轻人,年轻人也出来了,但这些年轻人也说不出什么新东西,他唯一标榜的就是他的年轻,但是年纪的长幼和议题的新旧是两回事。 20. 可是最近香港也有一些零星的说法,比如香港那么喜欢拆房子,盖新楼,用地产带动经济,这套逻辑被怀疑,很多人说,我们能不能不单讲经济发展,我们讲生活质量,能不能只是注重GDP的增长,我们要注重环境的保护。 21. 现在的大陆年轻人,跟二三十年前香港台湾的年轻人都是一样,他们处于一个似乎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很光明的心态,但同时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想要过不同的生活,而这个不同的生活是要有不同的社会环境去体现,去承载的。 22. 你们这一代人跟我们最大的不同在于,当遇到一件事,你们总是习惯从意识形态角度,从观念角度思考,对我来说,一开始就是具体的物质,我们是从物质里找精神的。 23. 你说近几年中国互联网上有什么创新吗?没有,都是在抄,你看唯一有独创性的豆瓣,活得也不好,因为它不会忽悠。 24. 对于在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人,其实很难讲,不能过度地简化这一代,我不觉得互联网改变了什么东西,一代代都差不多,要被洗脑还是很容易被洗脑,一代人怎么定型,主要跟教育体制有关系,教育本身没变化,最根本的东西没变化,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上一代人懂得看报纸,这一代人懂得上网。 25. 当我们越来越依赖电脑作为理解世界的媒介,我们自身的智力将被摊平为人造电脑。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