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页
- 页码:第203页
京剧小生用小嗓唱而用大小嗓结合着念白有一番衍变。 徐小香之前,有位龙德云用大嗓唱念,称之为“龙调”,但是呢调门提得很高,没有好嗓子的演员就搞不定。后来有些小生演员为了适应这种“龙调”,改用小嗓来唱。小嗓唱得那么高就很窄,成了“鬼音”。后来呢索性把调门也降下来了,但保存了“龙调”的高亢之音,这就是小生唱念中的“龙音”。同时又用渊厚宽亮的膛音衬托“龙音”,这就是“虎音”,音调清脆而又是男声。有“龙音”、“虎音”后细婉之处还是有所欠缺,就这样又创用了轻柔的“凤音”,充当“龙音”与“虎音”之间的纽带。 龙音--凤音--虎音,具体到生理条件上就是立音--喉腔音--膛音。一个小生演员真正能具备上述的音,唱起来就不会“唧嘹唧嘹”地刺耳而具清脆圆润之美。
69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