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13 18世纪中叶,文人如何成了法国的政治领袖,及其影响
Bleu Lavande (逐真志坚,逐物志移)
读过 旧制度与大革命
- 章节名:13 18世纪中叶,文人如何成了法国的政治领袖,及其影响
- 页码:第126页
法国一直以来就是欧洲最重视文学的国度,但法国文人此前从未展示过如18 这般独特的精神气质,也从未占据过如此卓尔不群的地位。此类情形不管在法国还是其他国家都 从未出现过。 他们并不像英国作家那样参与到公共事务之中,相反,已经最大限度 公共事务。他们不承担公共职位,尽管社会上官员的职位比比皆是,法国文人却未承担任何公共职能。 …… 这些作家的政治信条各不相同,若想将它们调和在一起,重组为一个政府理论,则是完全不可能的。 然而,若将细节置之不论,只看主要原则,则很容易发现这些作家在一个中心点上完全一致,从这个公共的源头出发,论点各有不同。这一共同的出发点便是,有必要用基于理性和自然法则的简单而基本的规则替代管制着当时社会的复杂而传统的习俗。 …… 公众的激情由此披上了哲学外衣,政治的理想则被迫强行并入文学的渠道,而掌控了公共舆论方向的文人则暂时占据了在自由的国度里属于各党派领导人的地位。 …… 一个国家若已为长期的纷争所拖累,便会为了和平甘愿受骗。 …… 因为作家身上的优点经常是政治家的缺点,而产生一本伟大著作的特点可能会导致一场革命。 当时的政治风格多少来源于盛行的文学风格,它充盈着模糊的表达、抽象的措辞、激扬的文字和文学词汇。当时的政治热情使得这种风格风行各个阶层,即使最下层百姓亦不能免。距离大革命爆发很久以前,路易十六的诏令就经常言及自然法则和人权。 引自 13 18世纪中叶,文人如何成了法国的政治领袖,及其影响
175人阅读
Bleu Lavand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05页 11 论旧制度瞎的所谓自由及其对大革命的影响
改变人的生活状况才能改变人的思想,要正确理解这一点有必要再次阅读1789年教士阶层上陈的请...
-
第124页 12 文明进步之下,18世纪法国农民的生活条件为何有时竟然比13世纪更糟?
尽管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人生经历截然不同,二者之间却有一点相似:都让他们自己远离下层民众。...
-
第126页 13 18世纪中叶,文人如何成了法国的政治领袖,及其影响
-
第136页 14 不敬上帝的思想如何成为18世纪法国普遍占统治地位的热情,又如何影响到大革命的本色
当时纪委文坛领袖巧合地给人感觉不信仰基督宗教,并不足以解释这一特殊的情形,原因在于:为...
-
第143页 15 法国人如何追求改革胜过自由
政府的旧制度长久以来根基不稳,无人攻击的时候尚且摇晃。伏尔泰几乎没有思考到这一点,在英...
> 查看全部1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