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 第三章:自我价值
- 章节名:第三章:自我价值
- 页码:第91页
第三章:自我价值,自卑在很多人,事,物上都把自己缩小内心充满者无力感,自负的人,往往把自己膨胀的刚愎自用,威武的表象下面是虚弱的灵魂, 身份,角色和自我价值:身份是一个人的核心,管理的是:我是谁和我的人生是怎么样,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是为了满足这个人的身份需要,身份是任何环境的整个人,角色是具体每个人,事,物的他,所有的角色加起来就是这个人的身份,角色仍是一样,但是信念,价值观常在改变, 自我价值都是为了做出这两类事情提供推动,推动力产生价值,自我价值包括三项:自信,自爱和自尊。一个人信赖自己有足够的力量,他便无需显露出力量,当一个人感到力量不足,自然经常呈现我有能力的示威行为,一个人力量不足,他会要求其他的人事物按照一定的规矩存在,有变动就大发雷霆,当一个人有力量的时候,他是无惧于事物的不稳定或者变迁。事物能够带给你的价值决定你对它们的爱护程度。 能够给我价值的东西,我们都会爱护,没有价值的东西,丢掉也无所谓。自信既是信赖自己有能力取得所追求的价值,越有能力就越爱自己。必须先自信才能自爱, 一个人从一出生先面对的是自己,爱自己才能知道爱别人,别人也会爱护自己。知道自己值得被爱,才有自己的自尊。 自我价值不足的行为模式以及原因:自我价值是每次的人生经验做的总结,自我价值不足的人很容易为了很少的价值而放弃对自己的爱护和别人对他的尊重,觉得比别人低,害怕别人知道他的不足, 自我价值不足的人都是刻意炫耀自己的力量,减少别人的力量,有三类行为模式:故意做显示他力量强大的事情, 喜欢不劳而获或者以小换大增加自己的力量,做些伤害,破坏别人的行为,以为可以把别人拉低, 第一类人会什么都满口答应,然后不知所终,喜欢吹嘘, 第二类人会贪小便宜喜欢赌博,赌博是想以小博大从而现实自己的价值,第三类人喜欢作弄人,掘人隐私,不愿给人肯定。 这些行为因为得不到别人的好评,自我价值更低,越陷越深不能自拨。 自信的基础是能力,能力必须经过肯定才能变成自信。中国人有不自信的普遍现象:人类对情绪认识不足够,中国人更不愿意与本人的感觉联系,对情绪问题我们感到无力,不准孩子哭,教导孩子不要理会感觉放在理性上,不清楚自己的感觉,怎能培养出自信。还有就是孩子从小就没有建立自我,表现的情绪被否定,学会不理会内心的感觉,本人的能力没有得到肯定,不能在内心建立一个充分的自我出来,还有就是把焦点放在孩子没有做到的小部分上,做好的觉得理所当然,没有得到肯定。还有就是定的标准过高,孩子达不到标准认定自己不好,不争气。还有就是过分强调认知不要孩子理会内心的感觉,不让有内心的需要,还有就是习惯否定自己也造成不自信。还有就是喜欢利用恐惧感去推动孩子,孩子内心无力。不准哭,拐卖孩子的来了。 与身份有关的障碍信念是价值不足的深层原因:障碍性信念也叫局限性信念:1我的这件事没有可能,2我没有能力或者不能,如我不能放松。3,我没有资格,如我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使人认定自己的命运, 中国社会表面上是能力性或者可能性的障碍性信念,其实都是资格性障碍信念,就是我没有资格,主要是自我价值不足,很容易培养出没有资格的障碍性信念。 自我价值与人生品质:我们的价值观使我们产生想做和不想做,在我们想做的事情里获得我们追求的价值,我们才会感到快乐。自信带来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便不会去指望别人,也不会牢骚满腹,自信的人总是自己去努力,平和朝向人生的目标,体验充实与快乐。在结果中感受成功和满足,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不意味着没有烦恼,意味着他能够有力量去处理人生的烦恼,想着增添更多的能力, 不怨天尤人,最坏的情况,自信的人也会面对,接受,放下的态度。 自爱与人生:找出最爱的东西,回答我怎么样对待它?你希望它怎么样?更有价值的东西比较,你才是人生价值最大的东西,因为其他东西都是靠你获得。想象心爱你的人,你体弱多病,你就会称为他的负担,必须爱自己,保护自己,自己有力量维持在有力量的状态, 自尊与人生: 自尊是不勉强自己去做不愿做的事就是自己尊重, 但不是不尽责任,逃避照顾自己,没有想就做出承诺,没有好好了解自己的责任有关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法提升自己:1言出必行,言出必准,2有所不为,有所必为为。3,接受自己,肯定自己。 答应自己还是别人都要同样对待。 自己控制不了,还是属于自己的责任,仍是人生的一部分,别人给的错了,造成你的错,但是是你找他要的。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做出承诺,为了心软或者冲动承诺,你会因为欠别人的心债内心感到无力。相反你会站的很稳有力量。言出必准就是你说的完全和你内心的认知感觉一致。不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你自己的内心是虚慌的,便不会有力量。别人认为他可靠,别人认为他有力量,还有一个意思是,说的话完全符合内心的情绪感觉,不好意思就把对不起说出。言出必行和言出必准,身心合一,内心力量很大, 有所必为,有所不为:什么事不为,什么事必为。1是三赢。2建设性是能够产生积累的正面效果,对自己有帮助。3量力而行。按自己的能力去决定做什么,做多少,每一次比上一次目标高,不要给自己定一个很高的目标。强迫自己去完成,可能一次成功了,以后永远活在辛苦无力之中。 接受自己,肯定自己:不要否定自己,很容易否定别人,否定自己的人,总会找机会证明自己不够好,不允许自己有错,否定自己,总会有无力感。 人的力量就在你这个人里面,你把自己否定了,你还怎么有力量去处理别的事情。一个我一个自己 我自以为是老大,不接受自己,但我没有双手双脚要靠自己才能走路,做事。我再不好也有很多能力,知识,和经验和潜质。这样的人经常不满意今天的成就,明天才有更大的成就,为什么不可以满足今天的成就,明天才有更大的成就。 唯一的方程式:自信是信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取得所追求的价值,自信的基础是能力,能力的基础是经验,经验的基础是尝试,尝试的基础是感觉,感觉是内心想去尝试的内心状态。没有想去尝试的感觉,不会去做第一次尝试,失败和成功不是对立的,允许自己失败,不要为了避免失败不肯去尝试新的东西,这样不会体验到成长带来的快乐。能力要经过肯定才能变成自信,有本人和他人的肯定,是这样一个方程式:感觉,尝试,经验,能力,肯定,自信,自爱,自尊。多数人的自信自爱自尊不足,孩子不断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错误的行为,孩子潜意识的动机只不过是想成长而已,人们只看到孩子行为的不合理,约束孩子,孩子把约束当作不让他成长总是反抗。自我价值不足,通过多做到,多做到,因多做到而得到肯定。
远方的家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208页 第七章:沟通
第七章:沟通:中国传统的思想中讲究修养,做人要含蓄,内敛。 中国思想中有托人说项的习俗,...
-
第232页 第八章 检定语言模式
第八章:检定语言模式:语言不能传达出说话者内心所说事物的全部观念和意义,尤其是该事物对...
-
第91页 第三章:自我价值
-
第119页 第四章:系统与理解层次
第四章:系统与理解层次:人活在这个世界,不可能脱离其他人事物的影响,我们要尊重这种系统...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