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 第三章 吕彦直的建筑设计思想
- 章节名:第三章 吕彦直的建筑设计思想
- 页码:第39页
黄檀甫代表吕彦直在南京中山陵奠基典礼上的致辞。(此时吕与黄共事于真裕公司/彦记建筑事务所):
今日为中山先生陵墓祭堂行奠基礼之期,鄙人同事者吕彦直建筑师因身体违和,不能亲来,殊甚可惜。故鄙人此来系代表吕君参与盛典,实深荣幸之至。关于今日在中国时势上及历史上之重要,自有今日执政诸公可以说明,不待不佞辞费。惟不佞今日仍来与诸君相晤谈者,鄙人代表吕彦直同事欲以籍此机会,申达感谢哲生先生及葬事委员诸公,膺选吕君图案之盛意,并表示两种感想,及因此而又发生两种之希望。 夫陵墓之建造首在保存遗体,次则所以纪念死者。自来历史上对于丧葬其欲晋存永久之遗迹者,盖无不尽其力之所至。在西方,如埃及之金字塔(GE.PYRAMID)、罗马帝王之陵寝(B.C.28Mav Sloom Angus Tusie)、各国帝王名人之墓。在东方,如印度最珍贵之建筑曰塔知马哈尔者(Taj. Mahal AD1630),及我国今日所存之明孝陵,及北方明十三陵、清东陵等,皆在建筑上具最贵之价值。中华民国以来拾五年中,所失名人亦不少,其所以纪念之者,亦各尽其宜。惟中山先生之逝世,则非惟民国损失一新创造人,即在世界上亦失去一伟人。所以谋为纪念者亦非惟国人所独具之忱,故应征制先生陵墓图案,其较佳之作,外人反占多数。 今陵墓已动工矣,预定明年此次可以竣工矣。不佞因此乃有第一感想。慨自民国十五年以来,日见争斗之事而无建设之象,中山先生所以革命,其目的在改造中华民族,在建设中华民国。只在外人租界则日见发展,中国人之可痛愧者,莫过于此。今中山先生已为吾人牺牲矣,因此而有陵墓之建筑。此殆可视之为民国以来第一次有价值之纪念建筑物。吾人因此亦不能不勉励而希望有实用之纪念建筑物日兴月盛。如将来此处之中山纪念大学及民国国家政治机关、社会机关,皆应有相当之纪念物。 一国家、一民族之兴衰,观之于其建筑之发达与否,乃最确实之标准。盖建筑关于民生之密切,无在而不表示其文化之程度也。故中华民族而兴隆,则中华之建筑必日以昌盛。吾人因此而发生第二种感想与希望。夫建筑者,在在一表示吾民族之文化矣。然则,民族文化之价值亦将由其所创造之建筑品观之。夫建筑一事在文化上爲美术之首要,其成之者,应用哲学之原理及科学的方法,然其所以爲美术,由其具有感发之作用。凡有一价值之建筑,犹之一人必有其特殊之品格,而其品格之高尚与否,则视其图案之合宜与否。若陵墓之图案必须严肃幽厉,望之起祇敬感怀之心而後得体。其图案之是能兴起此感触,则胥赖其建筑师之才学矣。 今者,吾国尚无需要高上建筑之心理,而关於建筑之学术则无人注意,是以建筑之人才则寥若晨星,有需较大之建筑则必假手外人。夫外人之来中国者,其目的完全在求利,彼固不愿其图案之足否丶合格否,也将来中华民国入於建设时,其建筑物必成永久的纪念的代表文化的。故关於其图案之郑重可以设想。但以吾国今日建筑人才之缺乏,其势不能不悲观。故今希望社会对此建筑学无再视其无足轻重,当设法提倡教育本国人才,兴立有价值之建筑物。 今者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对於图案之选定,非常郑重其事,可见亦已认定其关系之重要,促供国人之注意。此可爲吾国建筑界前途贺者。今此陵墓者,所以爲中山先生纪念者也,而爲民国第一次之永久建筑。民国者,中山先生之所手创也,将来民国建设时之永久的纪念的建筑日兴月盛,是皆因先生之倡导,亦先生之所希望,则此将来之建筑皆得爲先生之更永久的纪念。 引自 第三章 吕彦直的建筑设计思想
80人阅读
一块屁萨饼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34页 第三章 吕彦直的建筑设计思想
本书宝贵之处在于刊登了一些第一手的史料。现在节选一部分与大家共享。 第三章 吕彦直的建筑...
-
第39页 第三章 吕彦直的建筑设计思想
-
第44页 第三章 第二节 吕彦直遗著《规划首都都市区图案大纲草案》
此《草案》为吕彦直被确诊罹患肝癌之后竭力所作。5000来字前后推敲了一年多。 如果当时南京根...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