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页
耶律燕 (随境而安,素位而行。)
在读 燕京乡土记(上、下册)
- 页码:第527页
西长安街那么许多家饭馆子,也各有各的主顾,好多都是地区性的。因为北京是政治中心,全国各地的知名人士,都云集长安。各省的知名人士,一面思念乡味,一面又以乡味自夸。如清末民初,福建人在北京政治文化上有影响的人物很多,这时北京开了好多家闽菜馆子。西长安街忠信堂,就是有名的福建馆子,专做福建名流的生意。看长汀江庸老先生笔记,就有不少地方提到忠信堂。再如西黔阳是贵州馆子,民初北京有不少贵州议员,国务院总理有个时期也是贵州人,也可能照顾西黔阳,以领略家乡风味。不过这些馆子的菜,还是以江苏菜、山东菜,实际也就是京帮菜为大宗。以菜论之,在三十年代中,八大春以庆林春为个中白眉。不算清真馆子西来顺,他家的菜在当时是西长安街上首屈一指的。地址在西长安街西头路北,里面一个大四合院子,隔成大小雅座,院子里有铁罩棚。厨房在外院左首,一般都卖整桌的多,小酌较少。记得他家的葱油海参、虾子蹄筋、核桃酪等菜,真是醇厚无比,后来再也没吃到这么好的名菜,如今真是广陵散,绝响矣。那时的菜,味真好,不讲花架子,盘子中一弄出花样来,实际就没有办法吃了。只是看看而已。庆林春后来因一次风浪,据说掌柜自尽了,掌灶和伙计们到一个单位包伙食去了。早已经没有了。 大饭庄本来是只办酒席为主的,而八大春生意做得活,既办喜庆宴会,也卖单桌酒席,也卖三五小酌。八家一般都是两个大四合院子,有很干净的雅座。夏天院子里都是大天棚、大冰桶。还都是老式派头,同现在的大楼房情调完全是另一番天地。 引自第527页
8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