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 章节名:第一卷
假如世界上没有“黑”就不能显出“白”;假如世界上没有“恶”就不能显出“善”。 我写到这里,心中充满了快乐与希望,要笔歌墨舞,大声疾呼的对社会说:“你们所厌恶的女学生,已经过去了!你们所崇敬的女学生,已经渐渐出来了!”因为“第三时期的女学生”的“目的”、“思想”渐渐的从空谈趋到实际;她们的“言论”、“行为”渐渐的从放纵趋到规则;她们的“态度”渐渐的从浮嚣趋到稳健。 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江边晚霞的颜色,出山泉水的声音,以及宇宙间形形色色都是“天然之美”,非常的华妙庄严,最合于女子的心理。在这时也最容易生出一种拔俗出尘的“感想”和“理解”。同时如能够将这“感想”和“理解”用文字写出来,便是“没有一毫刻画造作,极其可爱”的“天籁”、“人籁”。这不但是一种最高尚的消遣方法,也能练成我们随时随地注意研究宇宙万物的惯性。并且能以引导我们的“思想”、“文字”,渐渐的趋到活泼神妙的境界里去。 夕阳西下,一抹晚霞,映着那灿烂的花,青绿的草,这院子里,好像一个小乐园。 一个黄昏,一片极目无际茸茸的青草,映着半天的晚霞,恰如一幅图画。忽然一缕黑烟,津浦路的晚车,从地平线边蜿蜒而来。 头等车上,凭窗立着一个少年。年纪约有十七八岁。学生打扮,眉目很英秀,只是神色非常的沉寂,似乎有重大的忧虑,压在眉端。他注目望着这一片平原,却不像是看玩风景,一会儿微微的叹口气,猛然将手中拿着的一张印刷品,撕得粉碎,扬在窗外,口中微吟道:“安邦治国平天下,自有周公孔圣人。” 秋风不住的飒飒的吹着,秋雨不住滴沥滴沥的下着,窗外的梧桐和芭蕉叶子一声声的响着,做出十分的秋意。墨绿色的窗帘,垂得低低的。灯光之下,我便坐在窗前书桌旁边,寂寂无声的看着书。桌上瓶子里几枝桂花,似乎太觉得幽寂不堪了,便不时的将清香送将过来。要我抬头看它。又似乎对我微笑说:“冰心呵!窗以外虽是‘秋雨秋风愁煞人’,窗以为却是温煦如春呵!” 她天然的自有一种超群旷世的丰神,便显得和众人不同了。 树枝上和地上都压满了雪,脚底下好象踏着雨后的青苔一般,英云一面走着,一面拾起一条断枝,便去敲那球场边的柳树。枝上的积雪,便纷纷的落下来,随风都吹在我脸上。我连忙回过头去说道:“英云!你不要淘气。” 楼下的青草地上玫瑰花下,同学们三三两两的坐着走着,黄金似的斜阳,笼住这一片花红柳绿的世界。中间却安放着一班快乐活泼的青年,这斜阳芳草是可以描画出来的,但是青年人快乐活泼的心胸,是不能描画的呵! 廊下的玫瑰花影,照在廊上不住的动摇。我们行走的时候,好像这廊子是活动的,不敢放心 踏着,这月也正到了十分圆满的时节,清光激射,好像是特意照着我们。 球场旁边的雨水还没有退去,被微风吹着,好像一湖春水。树下的花和叶子,都被雨水洗得青翠爽肌,娇红欲滴。夕阳又出来了,晚霞烘彩,空气更是非常的清新。 住了一会,英云便叹一口气说:“月还是一样的月,风还是一样的风,为何去年今夜的月, 便十分的皎洁,去年今夜的风,便吹面不寒,好像助我们的兴趣。今年今夜的月,却十分的黯淡,这风也一阵一阵的寒侵肌骨,好像助我们的凄感呢?”我说:“它们本来是无意识的,千万年中,偶然的和我们相遇。虽然有时好像和我们很有同情,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心理作用,它们却是绝对没有感情的。”英云点首道:“我也知道的,我想从今以后,我永远不能再遇见好风月了。” 我的父母和姨母想,这样的待遇,总可以叫我称心满意的了。哪知我的心里比囚徒还要难受,因为我所要做的事情,都要消极的摒绝,我所不要做的事情,都要积极的进行。像这样被动的生活,还有一毫人生的乐趣吗? 秋风仍旧飒飒的吹着,秋雨也依旧滴沥滴沥的下着,瓶子里的桂花却低着头,好像惶惶不堪的对我说:“请你饶恕我,都是我说了一句过乐的话。如今窗以内也是‘秋雨秋风愁煞人’的了。” 庭院里数十盆的菊花都开得如云似锦。 五点钟以后,父亲出门去了,母亲也进到屋子里去。只有我一个人站到廊子上,对着菊花,因为细想父亲和母亲的话,不觉凝了一会子神,抬起头来,只见淡淡的云片,拥着半轮明月,从落叶萧疏的树隙里,射将过来,一阵一阵的暮鸦咿咿哑哑的掠月南飞,院子里的菊花,与初生的月影相掩映,越显得十分幽媚,好像是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但是宇宙之内,却不能够只有“秋肃”,没有“春温”,我的文字上,既然都是“苦雨凄风”,也应当有个“柳明花笑”。 英士独自一人凭在船头阑干上,正在神思飞越的时候。一轮明月,照着太平洋浩浩无边的水,一片晶莹朗澈。船不住的往前走着,船头的浪花,溅卷如雪。舱面上还有许多的旅客,三三两两的坐立谈话,或是唱歌。 四壁的梅花瘦影,交互横斜。炉火熊熊。灯光灿然。这屋里寂静已极。 明媚的夕阳,返照在一所缘满藤萝的楼舍上。一阵一阵的凉风,吹着那绿叶子,好似波浪一般的动摇。 窗外却很是昏暗,那雨点滴在藤萝叶上,响个不住。满园的花都垂了头,笼在那漠漠的淡烟里。一群的雀鸟都栖在树叶深处,抖刷它的翎毛。 这时对着他的,只有蔚蓝的海;背着他的,只有青翠的山,他独自站在礁石上。一阵一阵的浪花,卷到他脚下,又一阵一阵的退去。三三两两的水鸟,掠水翻飞。天边绛色的晚霞,映着深绿色的海水,极其明媚可爱。水平线边,岛上的灯塔,衬在这霞光水色里,恍如仙山楼阁一般。这时正是初夏天气,骀荡的海风,缓缓吹来,拂在他脸上。 看着他们皎白如雪的衣裳,温柔圣善的笑脸,金赤的夕阳,照在他们头上,如同天使顶上的圆光,朗耀晶明,不可逼视,这时凌瑜几乎要合掌膜拜。 天色渐渐的黑暗下来,历历落落的明星,渐渐的露出云端。海面上起了凉风,涛声澎湃,水影深黑。灯塔上的灯光,乍明乍灭。 草地上满了露珠,凉风吹袂,地平线边的朝霞,照耀得一片通红,太阳还没有上来,树头的雀鸟鸣个不住。 父亲站在门口,微风吹着他的白发,萧萧披拂。 上帝也要擦干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战争) 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 悲观者多是阅世已深之后,对于世界上一切的事,都看作灰心绝望,思想行为多趋消极。忧郁性是入世之初,观察世界上一切的事物,他的思想,多偏于忧郁。然而在事业上,却是积极进行。 忧郁是第一步,奋斗是第二步。因着凡百不满意,才忧郁; 忧郁至极,才想去求那较能使我满意的,那手段便是奋斗了。现在不过是一个忧郁时期,以后便是奋斗时期了,悲观者是不肯奋斗,不能奋斗的,我却不是悲观者呵! 记得古人诗上有:“有好友来如对月,得奇书读胜看花 ”,以我看去,“读书”和“看花”,不能分出什么轩轾。但是将 “好友”比“明月” 可谓精确无比。我们如能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时的聚首谈话是最乐不过的,然而交友也是最难不过的,如其论交不得好友,宁可抱残守缺,专去和自然接触晤对了。 自然界是一个大公园,无论是谁要是感觉干燥空气的痛苦的时候,请随便到那里去,那里没有人禁止你! 影响 一个人的思想, 发表了出去; 不论他是得赞扬是受攻击, 至少使他与别人有些影响。 好似一颗小石头抛在水里, 一声清响跳起水珠来; 接着漾出无数重重叠叠的圈儿, 越远越大直至水的边际—— 不要做随风飘荡的羽毛! 吹落在水面上, 漾不出圈儿, 反被水沾住了。 天籁 抱着琴儿, 弹一曲“秋风起”。 苦心孤诣, 纵铮了半夜, 呀!温温的月儿, 薰薰的风儿, 哪里有一毫秋意! 还是住了琴儿罢—— 凉云堆积了, 月儿没了, 风儿起了, 雨儿来了, 树叶儿簌簌响了, 秋意填满了宇宙—— 还是住了琴儿罢…… 自然呵! 你们繁枝密叶为琴弦, 雨丝风片为勾拨, 量够这小小琴儿, 如何比得你! 秋 阴沉沉的树荫, 一角的天; 红的是玫瑰, 绿的是芭蕉。 卷起帘来, 总是这一幅图画, 好虽好, 未免也有些儿烦腻了。 一夜秋风吹透了—— 卷起帘来, 却已经又换了一幅, 菊花开着天也高了, 庭院也开朗了。 呀! 看他大刀阔斧, 造出了海阔天空的世界, 是何等的建设, 何等的破坏。 青年呵! 我们也有这样刚强的手腕么? 有他这样朗洁的心胸么? 青年呵! 一齐打起精神来, 跟着他走! 不要只…… 物质的欲望,既然已经满足了,艺术的欲望,自然要涌激而出。——克鲁泡特金 一层一层的浪儿,慢慢的卷了来,好像要没过这礁石;退去的时候,又好像要连这礁石也带了去。我一声儿不响,我想着—— 我想我要是能随着这浪儿,直到了水的尽头,掀起天的边角来看一看,那多么好呵!那么一定是亮极了,月亮的家,不也在那里么?不过掀起天来的时候,要把海水漏了过去,把月亮濯湿了。 心灵里喜乐的华灯,刚刚点着,光明中充满了超妙庄严。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 呀! 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 风大了,那壁厢放起光明。繁星历乱的飞舞进来。星光中间,缓缓的走进一个白衣的妇女,右手撩着裙子,左手按着额前。走近了,清香随将过来;渐渐的俯下身来看看,静穆不动的 看着,目光里充满了爱。 渐渐的向后退了,目光仍旧充满了爱。模糊了,星落如雨,横飞着都聚到屋角的黑影上。 半弦的月光,灿烂的星光。宇宙间只有它们是纯洁无疵的。我要用一缕柔丝,将泪珠儿穿起,系在弦月的两端,摘下满天的星儿来盛在弦月的圆凹里,不也是一篮金黄色的花儿么?它的香气,就是悔罪的人呼吁的言词,请你收了罢。 抄袭的文字,是不表现自己的;勉强造作的文字也是不表现自己的,因为他以别人的脑想为脑想,以别人的论调为论调。就如鹦鹉说话,留声机唱曲一般。纵然是声音极嘹亮,韵调极悠扬。我们听见了,对于鹦鹉和留声机的自身,起了丝毫的感想了没有? “能表现自己”的文学,是创造的,个性的,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趣味的,是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这其中有作者自己的遗传和环境,自己的地位和经验,自己对于事物的感情和态度,丝毫不可挪移,不容假借的,总而言之,这其中只有一个字“真”。所以能表现自己的文学,就是“真”的文学。 月儿渐渐的转上来,湖边的繁花,白云般一阵一阵的屯积着。浓青的草地上,卧着蜿蜒的白石小道,山影里隐着微露灯火的楼台。 山呢?庄严的立着。树呢?婆娑的舞着。花呢?明艳的开着。云呢?重叠的卷舒着。世人自世人,它们自它们。世人自要因它哀乐,其实它们又何曾理会!只管立着,舞着,开着,卷舒着。世人呵,你真痴绝! 这时林青月黑——他 已经收束了他自己了,悲伤着急,他又何曾理会。世人呵,你真也痴绝! 目前尽是平庸的人,诈欺的事。若是久滞不前呵,一生也只是如此。然而造物和人已经将前途摆在你面前,希望的光一闪一闪的,画出快乐的音符——只在你肯向前,肯奋斗。 一个人实实在在的才能,惟有自己可以知道,他的前途也只有自己可以隐约测定。自己知道了,试验了,有功效了,有希望了,——接着只有三个字:向前走! 现在的地位和生活,已经足意了么?学问和阅历,已经够用了么?若还都有问题,不自安于现在的人,必要向前走! 十几年来,只低着头向前走,为什么走?人走所以我不得不走。——然而前途是向东呢?向西呢?走着再说! 也曾有数日或数月的决心,某种事业是可做的是必做的,也平和,也温柔,也忍耐,无妨以此消遣人生,走着再说。 愈走愈远,步步引出能力,步步发现了快乐。呀!我原来是有能力的,现在也不向东,也不向西,只向着那希望的光中走。 记得有一天在球场上,同着一位同学,走着谈着。她说:“在幻想中,常有一本书,名字是《This is my field》,这是我的土地——在我精神上闲暇的时候,常常预先 布置后来的事业,我是要……你要说我想入非非罢?” 各人心中有他的理想国,有他的乌托邦。这种的谈话是最有趣味的,是平常我们不多说的。因为平日里说的是口里的话,偶然在环境和心境适宜的时候,投机的朋友,遇见了,说的是心里话。 我要诚实的承受造物者和人的意旨,奔向自己认定的前途,立志从今日起,担起这责任来,开始劳动。 “是非”的问题,便是青年时代最烦闷的问题中之一。 白线般的长墙,横拖在青绿的山上。 无限的宇宙里,人和物质的山,水,远村,云树,又如何比得起?然而人的思想可以超越到太空里去,它们却永远只在地面上。 人格 主义救不了世界, 学说救不了世界, 要参与那造化的妙功呵, 只有你那纯洁高尚的人格。 万能的上帝! 求你默默的籍着无瑕疵的自然, 造成我们高尚独立的人格。 可爱的 除了宇宙, 最可爱的只有孩子。 和他说话不必思索, 态度不必矜持。 抬起头来说笑, 低下头去弄水。 任你深思也好, 微讴也好; 驴背上,山门下, 偶一回头望时, 总是活泼泼地, 笑嘻嘻地。 非完全则宁无——易卜生剧诗《柏拉图》 不冷不热,不进不退的光景,太令人难受, 一丝的希望未绝,要前行又着实没有把握,徘徊之间,只枉废了许多精神与光明。 有时理想太超玄了,所以为“完全”的,既在虚无缥缈之中,同时使不完全的更不完全。 有一日,世界上的农夫,织妇,士子,工人,都虚拟着将来完全的世界,想到自己现在所着手做去的,真是连“完全”的万分之一都不如。于是都望空凝想,弃业叹息。这样的“非完全则宁无”,结果就是使世界成为冰球;只有灰心,只有失望,只有更不完全。 “完全”不要从第一越到第九十九,从今日越到万古千秋,只要一步一步进。因为今日有今日的“完全”。明日有明日的“完全”;若要看到世界尽头,世界上就真无所谓“完全”了。 引自 第一卷
4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