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页 电影语言
xjaltkanas (额尔古纳河右岸)
读过 电影作为社会实践
- 章节名:电影语言
- 页码:第69页
【电影作为一种表意实践】 电影不像写作那样是一种独立的表意系统。电影把镜头、布光、剪辑、布景和声音这些独立的技术及其表达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一定的意义。 如果电影真有语法:首先每个镜头与前后镜头相联系;其次,不像书面语言那样明显受到文化的控制,电影中的镜头之间通过不太稳定的惯例建构而成。不仅依赖观众的解毒能力,而且以来制作者建构非传统镜头关系的能力。 【表意系统】 (1)摄影机(画面) 也许电影制作中最为复杂的实践就是对摄影机本身的操作。电影胶片的使用、摄影机的角度、景深、银幕的规格(变形\宽\普通)、摄影机的移动以及构图,在特定影片中承担着特定的功能。 电影胶片的使用:黑白、彩色(《辛德勒名单》、《曼哈顿》、《新闻前线》),新型快速感光胶片可以在光线较弱条件下拍摄(《公民凯恩》,前景和后景都十分清晰)。 角度:1、直升机和升降机拍摄,电影可以变成一种表演艺术,实现视觉快感。(《末路狂花》、《蜘蛛侠》、《黑客帝国》)俯仰拍也可以表达权力、地位的不同(《公民凯恩》苏珊和凯恩) 2、摄影角度还可以把镜头与角色的视点\视角等同起来,通过采用我们想象那个特定人物占据的人物来确定。(希区柯克《意乱情迷》摄影机选择了一个即将开枪自杀的角色视点,枪响时银幕变成一片空白。)在一些恐怖片中,摄影机视角常会占据其中一位人物的视角,将观众带入巨大的恐怖视角。 3、沿水平轴线拍摄,模拟的是观众观察周围环境时眼睛的移动。通常这种运动会和角色的视点相结合。(西部片中抢占长篇前奏通常是一个缓慢地全景要拍,搜寻接到周围隐藏的枪手,《金陵十三钗》中佟大为巷战狙击镜头) 4、摇晃拍摄,表现出世界向一边倾斜的幻象,有时是如此,有时是比喻性的。这种方法有时是以主观视角进行拍摄,表现角色跌倒、吸毒、生病,表现不祥感或不安,失去平衡。 5、长焦、变焦、移焦:焦距的变化具有明显的表意功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爱情喜剧喜欢对角色或背景采用虚焦处理以表现浪漫或诗意效果。) 6、构图:影像在镜头实际边界之内的构图值得密切关注。(《公民凯恩》中在“仙那度”凯恩的影子落在苏珊身上,有一种控制的意味,在另一个场景中,凯恩已被打败,他从远景走到前景的中心位置,从而凌驾于他两边的人之上,观众于是理解了他不屈的韧性。) (2)布光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表现式的布光法——烘托情绪,赋予影片一种外观“(look)”,或强化性格或动机等方面的叙事细节;二是现实主义布光,这也是最普遍、罪不明显的一种布光方法。主光、辅光(消除主光造成的阴影)、逆光(增强轮廓感,三维感)。高调布光(几乎不留阴影),低调布光(留下阴影,表达意味)。 (3)声音 声音(字幕)对于叙事起到关键作用。音乐既可以图主要情节,也能提前预示情节的发展。更为常见的是,音乐作为影片的叙事情节或高潮提供伴奏。 场景过渡工具:西蒙·弗瑞斯认为,配乐“描述或表示的现实 不同于 视觉影像描述或表示的现实”。配乐不仅强调情绪和勤奋,而且传达一个场景的“情感意义”,即身处其中的角色的真正“真实的”感觉。他把这称为电影配乐的“真情实感”,目的在于加强电影的真实感,赋予它原本没有的情感内涵。他还认为,音乐和影像作为信息交流媒介具有许多共同点:观众不是以直接的、线性的方式来理解他们,而且是以非理性的、感性的和个体的方式为理解。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说过,音乐的意义不是由演出者决定的,而且是由听众来决定的。巴特也提到过,我们无法不用形容词来描述音乐,即音乐的理解以其主观效果为基础。因此,音乐的效果是非常个人化的 (4)场面调度 布景设计、服装、人物的安排和运动、空间的关系,以及叙事中重要物体的安置。电影建构的社会空间可以通过场面调度的细节来确认,而且,叙事也能通过画面中的元素的安排而向前发展,一些角色可以向我们展示他们自己,而不让其他角色看到,从而使故事更加复杂和发展。 明星本身具有足够丰富的意义,是由于他们是明星而被关注(先验的),而非剧中角色。比如,特定的女明星的身体一直是吸引男观众的重要砝码。 (5)剪辑 镜头之间关系的建构。 (6)特效 第一种是对现实中存在的某种东西的外观进行模拟,或者对导演制片人不容易达到的地方通过特效再现。 第二种是把特效本身当成目的来利用。一定程度上,观众把银幕上的奇观本身当做一种乐趣来欣赏。这种欣赏具有一种美学维度,就像皮尔森所说的“技术未来主义”美学。(科幻片)
xjaltkanas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65页 电影语言
【文化与语言】 影像与词汇一样也带有隐含的意思。一个人的电影影像具有一种指示性意义的维度...
-
第69页 电影语言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