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局面下的美俄中三国博弈术,谁是大赢家
毛嗲嗲 (五魁首,六六六)
- 章节名:新局面下的美俄中三国博弈术,谁是大赢家
强人的对阵 2012年3月4日,俄罗斯举行总统选举,普京以63.75%的得票率胜出,当选俄罗斯 联邦第六届总统。 2012年11月6日,是另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奥巴马击败共和党挑战者罗 姆尼,成功连任。 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共中央总书 记、中央军委主席。 2013年3月,习近平当选后首访俄罗斯。 一年之中,三个大国的领导人同时完成更迭,意味着三国同时站在了一个新的起 点上,开始新的棋局。 精彩大戏即将上演。 事实上,近年来快速崛起的俄罗斯,正在引起西方越来越多的担忧。在2012年俄 罗斯大选之前,俄罗斯国内针对普京的游行、抗议之声不绝于耳,普京谴责是美国在 背后指使,妄图干扰、破坏俄罗斯大选。 值得一提的是,普京在总统大选中胜出的当天,美国白宫对此没有表态,美国国 务院也只是发布了一份字斟句酌、不冷不热的声明,只字未提普京的名字,仅表示期 待着与俄罗斯“当选总统”合作。 很多美国媒体对普京更是表现出明显的厌恶之意,有的直接称普京是“21世纪的沙皇”。 一直到俄罗斯大选结束5天之后,奥巴马才致电普京,祝贺他在俄罗斯总统选举中 获胜。而在此之前,美国还一直在关注俄罗斯大选中的“不规范行为”。 这是非常明显的失礼行为。 甚至,2014年初在乌克兰亲欧派在基辅展开反政府示威,普京表示,西方挑起的乌克兰事件,是遏制俄罗斯政策的集中表现,是企图在俄边境制造热点。普京在俄大使和俄常驻代表会议上表示,“我们大家应清楚明白,挑起的乌克兰事件,是针对俄罗斯实施臭名昭著的遏制政策的集中表现。其根源在于深厚历史,显然,这个政策没有停止,很遗憾,而且是在‘冷战’结束后”。 俄、美两国领导人之间的隔阂由此可见一斑。 对于中国而言,俄、美两国的裂痕,以及美国等西方世界对普京治下的俄罗斯的警惕,某种程度上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契机——如果能够用好这一点的话。 与俄罗斯合作就能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 从历史来看,当俄、美两国出现摩擦的时候,两国都更倾向于靠近中国,以利用 中国的力量牵制对方。而中国则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或追求 利益最大化——前提是中国在两者之间保持好平衡。 不同的是,俄罗斯(含苏联)主要是通过转嫁危机与矛盾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美国则是通过寻求一种微妙平衡从中谋取利益最大化。 2011年2月,《人民网》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俄罗斯和中国的水产公司将在日本称为北方领土的国后岛成立合资公司养殖海参,双方已于当月初签署了备忘录。这是 首次确认第三国企业在北方领土参与经济活动。俄方还在邀请韩国企业参与开发包括北 方领土在内的千岛群岛。 时任日本外相的前原诚司当天在记者会上表示:“如果消息属实,我们完全不能接受。”俄罗斯是有意通过第三国的投资来加强对北方领土的实际控制。 俄罗斯邀请中韩共同开发北方四岛,从表面上来看,是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对领土的实际控制,其实,还隐藏着更深的用意。 俄罗斯占据北方四岛,与日本侵占中国的钓鱼岛,都是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如果俄罗斯占据北方四岛是非法的,那么日本侵占我国钓鱼岛当然也是非法的,反之亦然。 俄罗斯的心机正在这里。 如果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如果日本否认俄罗斯占据北方四岛的合法性,那么, 日本也就同样否决了它自己占据中国钓鱼岛的合法性! 俄罗斯拉中、韩共同开发北方四岛,实际上是把中、韩置于同日本领土争端中的不利地位,事实也是如此。日本每次在俄罗斯那里受了气,都往往在中、韩尤其中国这边发泄,在钓鱼岛上做更大的动作。 俄罗斯在平衡术上,同样是高手。近年来,由于与欧美对抗的考虑,俄罗斯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关系。但同时,俄罗斯又向印度、越南出售先进武器,通过培养中国的对手来遏制中国。 这样,既增强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同时也促使中国更主动地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而俄罗斯则不动声色地成为最大受益者。 美国的离岸平衡手 再看看美国的大战略。 美国喜欢通过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从中谋取利益最大化。美国在敌对的或者有矛盾的双方之间辗转腾挪,谋取利益。 这其实就是对起源于英国而在美国发扬光大的“离岸平衡手”(off shore balancer)理论的充分运用。简单来说,就是美国自己不出面,而让所在地的各个国家互相制衡,给美国带来获取利益 最大化的充足空间。 由于潜在霸权国的崛起将对霸权国构成最严重的挑战,已成为地区霸主的国家常 常会采取一系列策略阻止遏制其他大国也成为地区霸主,最佳选择就是在当地扶植另 一国家使之成为责任承担者发挥牵制作用,而自己则充当“离岸平衡手”。因此, 美国灵活运用“离岸平衡手”实际上是在寻求另一种形式的全球霸权,美国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2009年9月底,笔者应邀到美国访问,做了一场专题演讲为上海交通大学美洲基金会募捐。同时,也应邀到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交流。其间,聆听了美国克林顿政 府时期的副助理国务卿Susan Shirk博士的一节课。她把课堂上的12位学生分成四组: 两组代表中国,对中国政府提建议,并说出如何具体操作(如何对付美国);两组代 表美国,对美国政府提出建议,并说出如何具体操作(如何对付中国)。她要求代表 美国政府的小组必须特别重视中国台湾问题,通过巧妙利用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系, 追求美国的利益最大化。 这是令笔者至今仍感到震撼的一堂课。 回顾历史,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在美、俄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中国与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宜走得太近——与任何一国走得太近都会被另一方视为对手,而应该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这样,二者都将把中国视为潜在的可以争取的朋友,二者都将有求于中国,中国就可以在这种平衡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就当下而言,依然如此——因为俄罗斯奉行的一直是实用主义的对外战略和政策。每个后苏联时代的领导人,起初都是作为亲西方的政治家走进克里姆林宫的,都曾对美国和西欧表现出热爱。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这种感情就淡化了。 美国和欧洲的政治家的观点同样也经历了类似的演变:他们对新上任的俄罗斯总统总是抱有好感,到总统执政末期就变成了冲突。 这种状况对中国来说,则是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机会——如果能够抓住的话。当强国领导人各就各位,精彩的博弈也全面展开。
毛嗲嗲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中国的银行会倒闭吗?
在进行大额资金购买时,我们习惯于从银行贷款,然后再分期偿还给银行。可是如果当你从银行刚...
-
农村是中国经济未来的救命稻草
农民工不再廉价 “城市搞的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超量货币投放所支撑...
-
新局面下的美俄中三国博弈术,谁是大赢家
-
美国、俄罗斯,在叙利亚神一般精彩的斗法
必争之地 无论对哪个国家而言,当今的中东都是必争之地。 中东是开启世界局势主动权的金钥匙...
-
五步收割中国,我们为什么总买美国国债
中国和美国在价值观、国家利益等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如何让两者“具有共同利益”?投...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