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全书
- 章节名:全书
- 页码:第1页
第一讲: 中世纪史诗创作:1.“英雄”时代2.“优雅”时代,3.以城市和大学的兴旺为标志的中世纪全盛时代。 英雄时代:带有不断征服的日耳曼名族的特征,也带有下层凯尔特民族的特征。异教成分和基督教成分最初融合的迹象,出现在《贝奥武甫》里,后在《罗兰之歌》中完全融合。晚期,中古高地德语《尼伯龙根之歌》,把几个较老的saga融合在一起。 优雅时代:骑士和爱情。根据希腊-拉丁故事、拜占庭故事、凯尔特传说、普罗旺斯传说写成的传奇。从《Tristan》(凯尔特传说,后由行吟诗人Gottfried von Strassburg完善)开始。法国:Chretien de Troyes:Lancelot, Yvain...Perceval未完成,被后人扩展,成为“兰斯洛特-圣杯”故事的基础。德国:Wolfram von Eschenbach:Parzival,英国:《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Thomas Malory《亚瑟王之死》。英国第一位伟大的印刷家William Caxton把《亚瑟王之死》印成书籍,他还出版乔叟的作品。伊比利亚(葡萄牙,西班牙):《高卢的阿玛迪斯》。 全盛时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Legend成了宣传工具。 Edmund Spenser:把清教观点和爱国精神融为一体。《仙后》,颂扬伊利莎白一世。1.解放了文化资料,建立起具有广博知识的、可以互相参照的内在体系。2.教育小说传统。不成功的史诗:Ronsard,《法兰西亚德》。 成功的史诗:Luiz Vaz de Camoens,《卢西亚德》,葡萄牙人的民族史诗,也属于欧洲扩张史类型,后有Diaz del Castillo对征服墨西哥的描述,Richard Hakluyt对不列颠冒险活动的描述等。 基督教史诗:塔索《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巴洛克诗歌特色的变形的意象”,“仍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史诗——在它持续不断的叙事力量方面,在直线结构方面,在它的形象最终具有的整体性和分寸感方面”。 文学中的讽刺:《指环》、(意大利)阿里奥斯托《疯狂的奥兰多》 第二讲: 英美传统里,到了十九世纪,才用novel,这个用法和西班牙人比较接近,而法国、德国意大利在十七世纪末就已经发展了roman, Roman, romanzo的意义,表示较长的、复杂的、现代的散文叙事类型。 文艺复兴小说具有新的双重作用,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对文化鞭辟入里的批评工具,而且可以作为从诗学角度进行自我剖析的手段。巴赫金称之为“对话”作用,德国浪漫主义理论家Friedrich Schlegel 称之为“讽刺”作用,并认为自塞万提斯以来,小说已发展成典型的现代媒介,成了一种包罗万象的、能够自我更新的形式。 十八世纪小说中的感伤类型和人类学类型的基本因素,主要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诸如《仙后》和《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等作品中形成的。 资产阶级文学潮流产生了严肃的散文教育小说。自文艺复兴以后,年轻的贵族和优秀的市民前往异国他乡的教育性旅行,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这个主题使作家们能够广泛讨论宗教、玄学、科学和社会的思想,尽管这些思想有时是在古代社会中或传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情景里表现出来的。 《疯狂的奥兰多》(1516):略带讽刺意味的、含糊不清的幻灭色彩,已经达到了自我探索性质的诗体叙事和散文叙事的分水岭,使读者意识到,他们的世界已经代替了中世纪。但是,他们的优越地位并不足以、也不能消除传奇的魅力。 文艺复兴时期以愚蠢为主题的作品的吸引力。Sebastian Brant《愚人船》(德国,1494):在哥伦布航海消息刚刚传来之后、在宗教改革风暴即将来临之前写的,作者是一位保守的天主教人文主义者。 《乌托邦》:表现出使真实历史和传奇互相分离的意识。新的写作形式,把说教的成分和虚构的航海历险结合起来。分成两个部分,具有两种叙事风格,使现实的、有缺陷的历史和一种值得称赞的虚构形成对照。这个双重结构的相互作用使人们产生一种新的认意识,在新的制度和政体力图获得人们承认的时候,有助于消除蒙在传奇一般的腐朽社会制度上的神话色彩。Erasmus说莫尔的名字与希腊语moria(愚蠢)有关,因此写了《愚人颂》。其中一个重要的比喻是“饮酒”,意味着对人类新的学问和新的希望的沉醉。《乌托邦》故事的讲述者,是现代的航海家拉斐尔。Utopia从希腊词eutopia(好地方)和outopia(不知道的地方)构成。乌托邦实行某种形式的共产主义,像本笃教会修道院一般秩序井然,但它的社会精神已经失去宗教色彩,因此,并不是理想国的翻版。乌托邦人强调以现实为基础的愉快原则,摒弃禁欲主义,赞成以理性和宗教为基础的自然生活和真正的幸福。他们实际上是在执行人文主义者改良欧洲文明的计划。 《巨人传》:前三部没有逃避动乱的现实而隐退到一个安全之岛的意图。四、五部海上探险,象征着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在真实的自然中、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对经验和知识的追求。首先出版的是第二部。庞大固埃家族体型巨大,象征着巨大的生命力。主题:人们奋斗,是为了不断寻求神灵的启示,为了重新找到我们古代遗产的内在涵义。庞大固埃的举止和教育方式的每一个细节都带有象征意义,都把他与酒神巴克斯联系起来,与现代的、欢快的、受到神启的基督教那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迷醉”联系起来。新式的导师Eudemon(“通过理性获得的愉快”)和Ponocrates(“活力”)。新式僧侣若望修士,建立Theleme(“自由意志”)修道院。拉伯雷设想的社会与其他作家不同,他主张一种开放的社会,人们享有充分的自由,同时也进行必要的自我完善。男人顺从女人。修道院的核心是图书馆,“论述和维护神圣的真理”,暗示自然准则和圣经准则的融合,以及人类光荣的新生。拉伯雷的叙事技巧,是把乌托邦的双重结构插进一个更加宏伟的框架之中。开创了一种包含广博知识的喜剧性叙事形式。巴赫金:拉伯雷让我们知道历史上曾经有中世纪,他破坏了传奇里的时空观,一劳永逸地建立了历史感。拉伯雷的“笑声”许多世纪以来都处于正式文化的范围之外,仍然是质朴的,不虚伪的。生命战胜了死亡,衰老、坟墓和死亡服从于青春、饮食、交媾、新生命的孕育,而这一切都被笑声所证实。通过极度的夸张,拉伯雷肯定了文化的意义,肯定了实际存在的意义。光辉和谐的”自然“(physis)与不和谐混乱的antiphysis对照。英勇无畏的人文主义所给予的答复,就是人们要敢于生活——只有生活,人类才能完成创造的使命,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第三讲: 大城市人物类型,以欺诈钱财的骗子、狡徒和无赖的面目,首先出现在西班牙流浪汉小说中。 《玫瑰传奇》:表示中世纪市民阶级丰富想象力的一件重要作品,Guillaume de Lorris在1237年最先写成,是一篇爱情梦幻故事,采用典雅的寓言形式,之后由反典雅学者Jean de Meun续写成一篇诗体论文,论述支配生活、自然和艺术的力量。影响:乔叟翻译了部分的玫瑰传奇,Christine de Pizan写文章替妇女辩护。 薄伽丘《十日谈》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