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页 第19章 旧秩序的终结
- 章节名:第19章 旧秩序的终结
- 页码:第571页
捷克斯洛伐克能够惊险地、但成功地以和平方式退出共产主义,完成所谓的“天鹅绒革命”,是很多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就像在波兰一样,把知识界的反对力量团结在一起的首要因素,是对过去失败的记忆和避免直接对抗的决心。同理,斯洛伐克其领导作用的民众组织把自己命名为“公共反暴力组织”是有其原因的。 但同样重要的是哈维尔的作用。其他没有任何一个共产党国家出现过有如此威望的公众人物。尽管大多数可行的意见、甚至“民众论坛”的政治策略,都在他不在时就已经出台了,但能够掌握并引导公众情绪、推动同事前进、而同时又能够把群众的期望保持在可控范围内的人,正是哈维尔。他本人以及他向公众发出的呼吁的影响力,是再怎么大书特书都不过分的,他后来甚至渐渐被人们等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捷克独立的奠基人托马斯·马萨里克。 把哈维尔摆上这一神坛的,决不仅仅是因为他多次遭受牢狱之灾却矢志不改地反抗共产主义的履历,更有他显著的非政治化人格。同胞们对哈维尔的推崇,其中有他专注于戏剧艺术的原因,而且这是一种重要的原因。一位意大利评论家对哈维尔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崛起评论说,他那独树一帜的声音,使得他能够把一个被噤声的民族的情感清晰地表达出来:“一个民族如果从来没有开过口,那么他们说出的第一句话便是诗。”(费迪南·卡蒙的诗句,1989年12月16日)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只有哈维尔才能架起一座桥梁,引导人们走过横亘在诱人的平等谎言和自由市场令人不安的事实之间的千沟万壑。 引自 第19章 旧秩序的终结
42人阅读
Célès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495页 第17章 新现实主义
英国现代的保守党领导人,从温斯顿·丘吉尔到爱德华·希思,都积极拥护英国的“社会契约论”...
-
第503页 第17章 新现实主义
如果说托尼·布莱尔和他的同僚也都选择谨慎地对待撒切尔执政的时期,对其避而不谈,那绝不是...
-
第571页 第19章 旧秩序的终结
-
第578页 第19章 旧秩序的终结
1989年的新奇之处纯粹就在于整个进程的速度。 传媒的作用是一个新的因素。尤其是匈牙利人、捷...
-
第579页 第19章 旧秩序的终结
近年来,东欧人那种失去欧洲身份的哀痛有了特殊的意义,因为西欧出了一些新事物:这就是体现...
> 查看全部4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