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 坤六四疏“括结至无誉”
- 章节名:坤六四疏“括结至无誉”
- 页码:第11页
《坤》《文言》曰:天地闭,贤人隐。虞彼注云:谓四。《泰》反成《否》,故贤人隐也。艮为手,巽为绳,直故为绳。以手持绳,括絜囊口,故曰括囊。四近五,故多咎。五休否,系于包桑。四居阴得位,上承九五,存不忘亡,故无咎也。 引自 坤六四疏“括结至无誉” ○改:《坤·文言》曰:“天地闭,贤人隐”。虞彼注云:“谓四。泰反成否,故‘贤人隐’”也。艮为手,巽为绳直,故为绳以手持。绳括絜囊口,故曰“括囊”。四近五,故多咎。五“休否”、“系于包桑”,四居阴得位,上承九五,存不忘亡,故“无咎”也。 ○按1,“天地闭,贤人隐”,《周易集解》虞翻注:“谓四。泰反成否,乾称‘贤人’,隐藏坤中,‘以俭德避难,不荣以禄’,故‘贤人隐’矣。”故标点为:虞彼注云:“谓四。泰反成否,故‘贤人隐’”也。 ○按2,中华本之外的“故贤人隐也否艮为手”之“也、否”两字,中华本校记①:“‘也’原作‘否’,据《皇清经解》本改。”查证《集解》“天地闭,贤人隐”中虞注,亦无“否”。由此得知,诸本之误。且于文义,否字也不通。 ○按3,“艮为手,巽为绳直”出于《说卦传》。而虞注只是出现“艮为手,巽为绳”,所以这里不能去往虞翻注文上去想。此亦非直引《说卦传》,若直字连接下文则于义不通,故当为引《说卦》巽“为绳直”。 ○按4,“故为绳以手持。绳括絜囊口,故曰括囊。”诸本都标错了,前面已经解证艮、巽为手、绳直之象,此处当直接用证象得到的结果去解义理,所以这里为“故为绳以手持”,一个很标准的古文表述法。下文的“绳括絜囊口,故曰括囊”,括,絜也,即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之意。手用绳子收紧袋子的袋口部分,就是“括囊”的意思。 ○按5,“五‘休否’、‘系于包桑’”,这是说否九五爻的爻辞。乾坤升降成既济,所以四位为阴爻得正位。“上承九五,存不忘亡”说的是否卦的九五爻,其爻辞“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所以这里用逗号连接:五“休否”、“系于包桑”,四居阴得位,上承九五,存不忘亡,故“无咎”也。
苏台栖乌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8页 坤卦辞“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之注
虞氏说此经以纳甲云:此《易》道阴阳消息大要也。谓阳月三日变而成《震》,出庚;至月八日成...
-
第8页 坤卦辞“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之疏“爻辰至故也”
爻辰至故也。 当作“爻辰至丧也。” 注文头句到末句,是“爻辰初在未,...,坤为丧也”。
-
第11页 坤六四疏“括结至无誉”
-
第12页 坤用六疏“永长至是也”
《礼》《易生人》曰:偶以承奇。《易》家用九、用六,即律家合辰合声之法也。 “易生人”非篇...
-
第13页 屯卦辞“元亨利贞”之疏“坎二至利贞”
《颐》、《小过》,《㬜》四之初、上之二也 改作“颐、小过,㬜四之初,上之三也。” 晋...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