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码:第249页
2015-01-11 14:44:19
From TED Talk
Thirty is not the new 20, so claim your adulthood, get some identity capital, use your weak ties, pick your family.
Don’t be defined by what you didn’t know or didn’t do. You’re deciding your life right now.
——Meg Jay
引言 20多岁不是过渡期
有些事,不要拖到30岁
智力:在20-29岁,情绪脑已经发育完备,但是掌管前瞻性思维的额叶却还在疯狂生长。人的大脑还会重复婴孩期的流程,形成第二次的关键成长。过了29岁,我们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任由大脑产生无数的新连接,再也无法这么快就学会新事物,再也无法这么容易就成为我们理想中的人。
性格:在20-29岁,会出现人生“闪光灯记忆(flash memory)”的最高峰,协助我们完成个性的可塑性。这个年龄段是塑造性格从而改变命运幅度最大也是组后的一次机会。
婚姻和生育:在20-29岁期间同居经历越多的人,婚姻质量越差,离婚率越高。人的生育能力会在20多岁末期达到高峰,一过30岁,立刻下降为原来的1/2,逐年惊人递减。
人脉、工资和事业:罗斯*柯泽尔的社会学理论和本杰明*富兰克林效应共同证实,送你热汤的朋友,送不了你未来。你此生的贵人并非死党,反而是20-29岁中和你交情最浅的路人。而你一生中的工资增长,其实有2/3发生在工作的头十年,而并非你想象的三四十岁之后。20-29岁经历过失业的人,日后更容易遭遇“中年抑郁”和“中年危机”。
“顿悟时刻”(Aha moment),有八成在你30岁前发生的。
可以说,成长和发展都会有自己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成熟期里,通过来自外界适当的刺激,能力会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在这段时期之前或者之后,要实现这些就很困难,甚至是不太可能的。——诺姆*乔姆斯基,语言学家
30岁的旧船票,登不上20岁的客船
圭臬(测日的标杆,标准)
2007,20岁被冠上“飘荡的时代”(odyssey years),大小孩(kidult),小大人(pre-adult)和中青年(adultescent)
小黄瓜使劲地装成熟,老黄瓜使劲地刷油漆,原本泾渭分明的成年生涯整个瓦解,变成一段漫长且横跨数十年的“泛20多岁”。
逆龄社会amortality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还是20多岁,唯独真正20多岁的人不这么想。
“不确定”分散人的注意力,它让很多人焦虑,是21世纪的“大众鸦片”。
希望,是一份不错的早餐,但却是一顿糟糕的晚餐。
我们以为,现在不做决定,以后再做的话会有更多选择;然而我们却忘了,不做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选择。很多人的青春就栽在了这点上。
一张胡乱拼凑的简历曾是20多岁洒脱不羁的象征,但是三十好几的人拿出这样的简历不仅难以让人信服,还会让自己尴尬。
到了中年才发现,把事情留到以后再做,并不意味着到了以后会做得更好。
20多岁才不会变成无关紧要的停工期,而是发展过程中一个关键时期,一旦错估就不会再出现。
我的一位同时喜欢把20多岁比喻成飞机,一架从纽约飞往西岸的飞机。刚起飞时只要一丁点的航道修正,就能决定是要降落在圣地亚哥还是西雅图。然而,如果飞机快到圣地亚哥时让它改飞西北边的西雅图,就要多绕一大圈路线,还要看燃油够不够。
Part 1 工作观大改造
1.认识你自己,是最好的资本
Adults don’t emerge. They are made。 ——Kay Hymowitz, social commentator
We are born not all at once, but by bits. ——Mary Antin,writer
身份资本 Identity capital 就像是一种货币,我们可以用它来买到职位、婚姻……以及那些我们想要的生活。
白天大家都在工作,你时间再多,也没人陪你玩;等到大家放假想去旅行,你口袋空空,也没法一起去…….到底谁更自由?
一个人一生薪资的高峰是在40岁。
不是励志鸡血剧,现实证明,延迟出发的人,很难追上那些提前上路的人。
日子就是“一步错,步步错”,失落会导致悲观,进而选择破罐破摔的大有人在——酗酒、抑郁……这些不良后果就屁颠屁颠地在中年之后接踵而来。
《古兰经》有一句话,心中无路,则无处不达。If you don’t know where you are going, any road can take you there.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给年轻时的漫无目的找借口。现实往往是,如果你选错了方向,那么停止也是一种前进。
你想嫁个百万富翁,先看看自己有没有五十万的身价配得上他。同理,你要先有一个好的身份资本积累,好的工作机会才会从天上掉下来。
当你在这个苦兮兮的世界里拼杀得头破血流,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回首反观自己的内心,积累、规划,你会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你腔子里的这口气,浑身积攒的本事,就是你最好的资本。
2.把路人变成贵人
Yes is how you get your first job, and your next job, and your spouse, and even your kids. Even if it’s a bit edgy, a bit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 saying yes means you will do something new, meet someone new, and make a difference. –Eric Schmidt, executive chairman of Google
在强连接里,我们感觉很舒服,有“与君初相见,有似故人归”的亲切感。但是除了彼此聊得来之外,很少能给对方实质性的帮助。因为彼此太相似了——甚至是连困境都相似——所以,除了陪着对方同病相怜,能给的帮助很少。何况,大家都是半斤八两,对职业和感情生活的认识都在同一水平上,谁辅导谁啊!
He that hath once done you a kindness will be more ready to do you another than he whom o yourself have obliged.
想取得一个人的支持,那就先找他帮个忙。事情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
想让弱连接帮忙:让别人对你感兴趣,并设法拉近关系。事前做好功课了,理清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客气地请对方协助。有点弱连接会说“不行”,但出乎意料,说“好的”人远比你想象的多。
智者创造自己的好运。
3.找回你遗忘的特长
The search of youth is not for all-permissibility, but rather for new ways of directly facing up to what truly counts. –Erik Erickson, psychoanalyst
20多岁那些年,就像是大海中一条不会游泳的鱼。在浩瀚无边的水中,无论朝哪个方向看,都无法找到陆地,不断地呛水,不知道何去何从。已经过了“可以游向任何地方,做任何事”盲目乐观的年龄,也不知道该做哪些“任何事”才能成功。就这样在原地打转,职能拼命地扑腾,让自己不沉下去。24岁了,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年纪,突然间心力交瘁,希望和热闹都是别人的,自己什么都没有。
One can help you, but no one can replace you.
那些20多岁做出选择的人,比他逃避选择而乱扑腾的家伙,要轻松快乐得多。
因为人生中有太多似有若无的选择,反而让人不知从何选起。
20多岁时要问自己的问题应该是:如果没有中彩票的运气,我该怎么安排自己的人生?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精神分析学家博拉斯口中的“遗忘的已知”the unthought known,是指那些心里明明知道,但不知为什么却忘了的事,比如我们曾经拥有却逐渐忘的梦想,以及我们明明很清楚却不愿开口承认的事实。
因为不做,就永远不会出错。但事实上,是你不让自己知道内心真实的想法。
总觉得一件事应该能确定做了一定会成,才应该开始。否则还不如不做,感觉倒是更安全…..不做选择一点也不安全,只是现在还看不到后果,等你到了三四十岁,那些后果就噼里啪啦地全出来。
4.为什么朋友圈里的人,过得都比你好
If we only wanted to be happy, it would be easy; but we want to be happier than other people, which is always difficult, since we think them happier than they are. ----Charles de Montesquieu, writer/philosopher
许多人觉得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在facebook上评论别人,以及被别人评论。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每天花在晒照片、发状态、回复留言的工夫就有好几个小时。要是一天没有签到然后刷新鲜事,就觉得自己今天的日子跟没过似的,没有存在感。
Facebook上天天上演着人气血拼,越多的赞才代表着越高的境界。所以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表现出你最完美的一面。在这里,另一半要长得好才是真的好(长得不好也至少要P图P得好),个性好不好是其次。就连谁先结婚,谁先生娃也要比一下,晒完婚纱晒宝宝照才是亮点。
20多岁的人不知道许多同龄人一样过得很辛苦,每每在社交网上比较时,都觉得别人混得不错,就自己不尽如人意……像塔利亚这样的年轻人很多,在facebook上不但没有找到鼓励和归属感,反而更加焦虑和孤独。
没有一项符合她在facebook上看到的理想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不耽误理想不耽误玩乐。
当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理想状态,我们反而越来越看不清眼前这个真实的自己和世界。
一个人的天赋,其实不会在20岁的时候显现,反而是到了三四十岁才慢慢发挥出来——这和我们所谓的常识刚好相反。
当我们不知道十年后会在哪里时,一个选定的房子多少给我们带来内心的安全感。
5.人生就像手机,想高端,就要个性化
A person’s identity is not to be found in behavior…but in the capacity to keep a particular narrative going. –Anthony Giddens, sociologist
可是一旦做了选择,感觉就放弃了其他一切
你现在有青春,卖得了力气可以随便折腾,一年也用不了两个药片,可是30岁以后你呢,到时候还像20多岁的年轻人一样,做着最辛苦的工作,拿着最低的工资?
想要拥有非凡的人生,不一定要排斥这些寻常的选择,它们才是创造非凡人生的基础,一如你的自行车。
不用担心自己的下一步会注定下一辈子的生活。
我以为只要我决定做什么,一切都会顺顺利利。其实办公室坐班的工作也没那么差,而
且我现在发现,你想让人剥削自由,还不一定有机会啊。
我也看过数以千计的简历表,其实说实话,里边的数字对我们一点意义都没有,反倒是别具一格的求职自荐信论述更会引人注意。我还看到有的申请人之所以获得了最终研究生的offer,完全是凭着最后15分钟主考官对那个人的主观印象。
对于找工作的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一个好的故事尤为重要,比其他时期都重要。
20多岁的年龄,人生潜力无限,但是成就屈指可数。能够说一口故事、生动地介绍自己以及自己梦想的人,比其他同龄人更占优势。
如果说建立身份资本的第一步就是要说出我们的兴趣和专长,那么第二步就是要说出一段与我们的兴趣和专长相关的故事,无论是面试或约会聊天都能派上用场的故事。
故事要兼具内涵和结构才能独树一帜。如果故事太简单,给人感觉经验不足而且乏味;如果故事太复杂,又让人感觉你没有条理,不宜录取。
有时我觉得做了选择以后,人生变得狭窄而苍白。就算选择了追求自己喜欢或适合做自己的事情,日子久了还是会感到苍白,只因为它们合乎常理。
Part 2 爱情观 大改造
1.爱情宁缺毋滥
20多岁时,约会就像是玩“大风吹”,大家在场子里跑来跑去;等到30岁,音乐骤然停止,大家开始找位子坐下。谁都不愿意成为找不到座位的小可怜,于是我们结婚,其实并不见得有多相爱,只是当时,那个人离自己的座位最近罢了。
爷爷那辈人先结婚再恋爱,爸爸那辈人先恋爱再结婚,儿子那辈人先上床再恋爱。
最新的研究指出,晚婚确实会降低离婚率,但是只适用于20-25。一旦过了25岁,结婚年龄对离婚没有绝对影响。
20多岁的夫妻,双方人格都还在成型阶段,可以一起成长。相较之下,晚婚的配偶人格已经趋于定型,加上低承诺以及消极的感情关系会造成坏习惯,侵蚀彼此忠诚的感情。
几乎是一夜之间,承诺就从对未来的许诺变成了对昨日的食言。我们想得很美好,到30岁再考虑结婚的事儿,可是真到了30岁,一切变得这么着急,哪儿还有闲心认真考虑?
工作延后,婚姻延后,生孩子延后,连死亡也延后了。现在的我们,别的没有,时间最多了。
2.是挑对象,也是选家人
所谓年轻,就是“你还没把人生彻底搞砸”。
“我们无法选择家人,但是可以选择朋友。”然而事实是,朋友可以陪我们促膝长谈,陪我们一起哭一起笑,我们习惯了对彼此说“哥们,有啥事随时震我,自家人别客气”,可是,一道放假或者真遇到什么事儿了,大家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越是完美的人,越难有完美的人生。
世殊时异
3.为什么越试婚,越离婚
同居就像是玩流沙。从开始的一个拥抱,到不小心多了一个吻,到上床,到过夜,到经常过夜,到同居……滑进去是那么自然。然而,若是同样能轻易地滑出来,问题也不大。然而,大部分人最后像陷在流沙里,看起开没有任何硬性阻碍,可就是让你动弹不得。
20多岁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选择一种低成本、低风险的生活,一待就是好几年。到了30岁,却发现人生被卡住了——就像是申请了一张首年零利率的信用卡,一旦一年期限一到,利率就猛然飙升到23%。一时之间自己还不清卡费,又发现没时间和精力早点把这些转移到另一张还款利息低的卡上,不知如何是好。
你走的越慢,越快到达终点。
先同居再结婚的夫妇,在婚姻满意度上比没同居过的夫妇更低,也更容易离婚。这就是社会学家所谓的“同居效应”。
同居的人通常比较前卫,对离婚也比较无所谓。
同居在行为经济学上称之为“顾客锁定” Consumer lock-in
最初的投资——准备成本setup cost 低
转换成本 switching cost 高
在十几岁的时候,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我妈明明不开心却还不离开我爸爸,我当时觉得我妈就是太窝囊了。现在我开始能体会到她的想法……要离开一段同居关系尚且这么难,可况她还要为两个孩子着想……
未来不再是未来,而是现在。
4.斩断烂桃花,因为你值得
人生最可怕的状态,不是不再渴望,而是开始“渴望被别人渴望”。
最难治愈的就是病人尝试着自我治愈。
5.因为相似,所以相爱
人们喜欢和自己相像的人。——亚里士多德,哲学家
“异性相吸”这个说法,只对勾搭有效,熬不过婚姻的长跑。
大多数情侣和夫妻的分开,是因为“你变了”,比如外遇,或者其中一个人要远行。然而更普遍的是,人们之所以分手,更多的情况是因为“你没变”。我们时常听懂啊伴侣在分手分析原因,说彼此的差异一直都没变。
相似相爱 in like
“异性相吸”这个说法,只对勾搭有效,熬不过婚姻的长跑。
人们虽然懂得用非常明显的标准进行速配——比如说年龄、教育背景……然而这些特质在研究者看来,却是棒打鸳鸯的“王母娘娘”(交易破坏者),而非牵线的“红娘”(媒合者)。
网络找知己的网站:他们比较在乎你是谁,而并非你想找什么样的人。
想要的伴侣条件,只会把我们带到交易破坏者的逻辑中——嗜好、宗教、政治理念等等相似的特质。这种做法的确很方便,但不一定带给我们幸福。反倒是“你是谁”的问题,更好地剖析了我们的个性。有研究指出,其实透过这种服务而成功配对的伴侣,比透过其他方式结合的伴侣更幸福。
我们很容易就跟自己相像的人交朋友,在形成一个小圈圈后,我们就容易认为圈外的人做的事儿都不对,朋友圈形成一种批判文化,把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当成缺点。
针对长期婚姻所做的研究指出,我们在婚姻里的需求会随着时间改变。年轻的时候,我们想拥有共同的想法,想共组浪漫的生活,此时,高相似度感是种保障,相对的差异性就让人有不安感。然而到了40岁之后,工作、小孩、小家庭、大家族、活动、社区……这些会变成优先考量的重点,而婚姻的重点也不仅仅在两个人的爱情上落脚。一旦夫妻必须忙着晚餐聚会、周末和朋友出游等等大事小情,如果这时能又多元化的技巧和兴趣,反而大有帮助。这时候,差异就从当初爱情的“离间计”,变成了现在婚姻的“保鲜剂”。
有些事儿必须要挑,比如价值观、人生目标、个性是否相符、你们爱不爱彼此……这些都是影响你20多岁时婚姻的大事。而有些事不必太计较,比如送花之类的,它不过是任何感情里必定会出现的寻常差异。
婚姻只是个承诺,并非保证。
想改变永远不会太晚。但重点是,无论你想改变哪一点,都要从现在开始行动了。
Part 3脑部与身体大改造
1.最后一次改变下半辈子的机会
人要向后看才能活明白,但要向前看才能活下去。
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ackward,but it must be lived forward. –Soren Kierkegaard, philosopher.
The more you use your brain, the more brain you will have to use. –Grorge A. Dorsey, anthropologist
在我们20多岁时,享乐至上的情绪脑已经发育完备,但是掌管前瞻性思维的额叶(frontal lobe)却还在像小花儿一样生长。
额叶不只是帮助我们冷静思考,更帮助我们解决人生难题——尤其是成人后常遇到的难题:找什么样的工作?住在哪里?和谁交往?啥时成家?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额叶还能让我们跳脱非黑即白的“考试逻辑”,学会接受灰色地带,懂得如何在其间应变。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的研究发现,从青少年起到20多岁,大脑还会重复婴孩期的流程,形成第二次的关键成长期。大脑会再一次长出无数的链接新芽,大幅提升我们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只不过,此时学习的不再是单子,也不是穿鞋穿袜子的顺序。
职场是20多岁年轻人的最佳演练场,一点点完备自己今日各行各业里不可或缺的技巧。20多岁时的感情生活同样会悄悄奠定我们日后出来婚姻和伴侣关系的模式;20多岁时的计划让我们得以前瞻未来,预先计划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生。20多岁时练就的挫折复原力,可以让我们应用在与另一半、老人和孩子的关系上。我们甚至明白,拓展社交网络有助于改善大脑,因为我必须与更多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当然,过了20多岁,大脑可塑性依然很高,只是我们 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任由大脑产生无数的新链接,供我们活用。从今往后,我们再也无法这么会就学到新事物,再也无法这么容易就变成我们理想中的人。
最忙者生存。 Survival of the busiest
2.用理性回应情绪
20岁出头刚入职场的人,总感觉自己像是风中的落叶。遇到今天活儿少下班早,就开心得飘到天上去;遭遇老板数落,又一下子把自己打击到了地面。当工作或爱情上的批评把我们刮得满天飞,我们只觉得好事儿都不会降临。
Blown about by every wind of criticism. –塞缪尔*约翰逊,作家
若太常把自己的苦恼转付他人,我们就永远无法学会独自面对人生的悲惨。因为面对困境时,大脑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如果我们不能趁此时试着安慰自己,大脑就学不会新的技巧。如果不学会安定自己的情绪,我们的自信只会日益减弱。
一旦有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特别是要是它能激发人情绪的话,我们就会清楚地记住它很长一段时间。这些记忆被称为闪光灯记忆,因为它们会被适时地点亮,被定格,就像是我们的大脑照了一张当时那个时间点的照片。
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20多岁年轻人的大脑比年纪更长的成年人的头脑对负面消息的反应更加强烈。在杏仁壳上会有更多的活动——也就是人情绪大脑所在的位置。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自己会感觉不像叶子,更像是树了。当你有住房抵押贷款时,一句你被解雇了听起来会更可怕。但是年纪更长的成年人,甚至是在做这件事的20多岁年轻人,内心都深植这样一种自信——问题会解决的,或说至少我们可以存货下来。
只要这个年轻的姑娘能够活下来,任何事都能柳暗花明又一村。然而在看到柳暗花明之前,必定会有一段时间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诚如这个咨询暗中的姑娘经历的,所幸她存活了下来。只不过,在那个山穷水尽的当下,她看不到自己日后柳暗花明的模样。
每当压力达到不行,我真的好想辞职,事情好像永远做不完,而我却一直做不好……写方案的时候,你总把我当三岁孩子看,把我攻击得体无完肤……要加班了,有把我当壮劳力使唤,成了一点差错就嚷‘你以为你是三岁孩子啊!’
维克多*法兰克认为,我们的态度与反应是人类最后的自由。丹妮尔虽然无法掌控工作时的每个情境,但可以主控自己诠释它们的方式,以及如何反应。她可以逃离杏仁核,让额叶开始运作。
丹妮尔打电话给妈妈的行为,心理学上称之为“借用别人的自我”。她有需求时,向外求助,让别人的额叶替她运作,每个人偶尔都有这样的需求,然而若是太常把自己的苦恼转付他人,我们就永远无法学会独自面对人生的悲惨。因为面对困境时,大脑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如果我们不能趁此时试着安慰自己,大脑就学不会新的技巧。如果不学会安定自己的情绪,我们的自信只会日益减弱。
3.拿青春的1万个小时,去换自信
什么是自信?自信是用1万个小时换来的。科学家多年研究发现,那些在专业领域相当熟练,甚至做到炉火纯青的人,是因为他们注入了更多的时间。大多时候,“天生就是做这行的料”,只不过是努力成功后,说给旁人听的鬼话。
什么都不做只会滋生恐惧和怀疑;行动则能产生信心和勇气。如果你想克服恐惧,别只坐在家里担心。走出去让自己忙起来,会有意料不到的惊喜。——戴尔*卡内基,作家和演讲家
知识不是技能。知识运用上千次才能变成技能。
——铃木镇一,音乐教学之铃木教学创始人
不,你不够格,要是你努力工作的话,就够格了。
自信并不是由内向外生发的,它是由外向内的。从外边来看,人们不会因能做好的事情而感觉焦虑,能做好某件事让他们自信。真正的自信,来自掌控经验,尤其是掌控困难时才是活生生的成功时刻。不管我们谈论的是爱情还是工作,压倒不安全感的自信都是来自经验,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从字面意义上来讲,信心就是“信任的心”。在研究心理学中,更为精确的术语叫“自我效能感”,或说人们有效做事的能力,或者取得渴望结果的能力。不管你用什么词来形容,
自信就是信任自己能做好这份工作——不管这份工作是公众演讲、销售、教学,还是说做助理——这种信任职能是源自之前有过多次成功经验。
能带来自信的工作多半是有挑战性的,而且它要求人们不过多地求助他人,尽可能地独自完成。而且,它们绝对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长时间做简单的工作,享受轻而易得的成功只会生成一种脆弱的自信。然而有回弹力的自信不仅来源于成功,更来源与失败后的一次次复苏。
一万个小时就是5年的工作,或说10年目标性不强的工作。
4.和过去的自己,说声再见
想要逆袭人生的同志们注意听了,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改变个性幅度最大也是最后的一次时期,不是几岁,不是几十岁,而是在20多岁。过了30岁,基本上这辈子的德行就
定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生活本身就是非常有效的治疗师。——卡伦*霍妮,精神分析学家
一项跟踪观测500名年轻人从他们大学毕业到35岁时的研究报告表明:20多岁时多定些目标,30岁的时候我们才能更有目的性,能动性,掌控感和幸福感。目标其实就是我们宣称自己是谁,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预想怎样构建和安排我们的生活。目标是构造我们成人人格的积木。我们30岁甚至以后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其实是由我们今天给自己所设立的目标塑造出来的。
如果他不想在20多岁,或说30多岁的时候感到焦虑、愠怒的话,设定目标和作出承诺是一条可行之路。
5.生儿育女不嫌早
别听那些“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的抚慰类文字和鬼话,淡定地跟你说“人生不用着急”的人,是因为他不用我你的人生着急!
生育能力的管理是成年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杰梅因*格里尔,女权主义理论家
女性的生育能力在20多岁末期的时候达到顶峰。
和20多岁时的自己相比,30多岁的女人,生育力可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35岁的时候,接近四分之一;40岁的时候,可能就只有八分之一了。
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花了那么多年做了那么多事,和一群人鬼混,但全都不值得回忆。究竟为了什么?我20多岁的确过得很开心,但那是有必要话八年的时间做哪些事吗?
6.开始人生与拥有人生的时间差
听命于时间吧,它是所有顾问中最高明的!——普鲁塔克,历史学家
要想取得巨大成就,有两样是必须的:计划和并不是那么充足的时间。——伦纳德*伯恩斯坦,作曲家
“人生就只有一次年轻”或者“及时行乐”。这些讯息都在鼓励人们冒险,鼓励人们做实际上并不会让我们长久幸福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事:外出聚会、拥有多个性伙伴、逃避责任、懒惰、没有实实在在的一份工作。
20多岁年轻人总是听人说他们有无尽的时间去做那些令人畏惧的成人的事,而对做那些据说是很好的事情却总是以“没有时间”做托词。
感觉将来和自己很遥远的问题在于遥远让人觉得抽象,抽象又让人觉得遥远,这样循环往复,会让人懒的去想未来。爱情和工作看上去越遥远,我们就越不想去思考它们,我们越不去思考爱情和工作,它们也就让人感觉越遥远。
我曾想,要是我没有成年的话,时间就会一直停在那。可事实是,时间从没停止过,将来也不可能停止。人们还是要照常地前行。现在我明白了,我也需要行动起来——继续前行。我得为将来要做的事情做计划——每日跑步五公里或者做暑期实习——所以我要活得更加有目的性了。
大多数20多岁年轻人写不好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笔,常常是因为思绪太信马由缰,他们完全没有紧迫感。可是他们一旦受到逼迫,往往能清楚地指出自己在30岁,或40岁,或60岁时想要的或不想要的东西,这回刺激他们为之奋斗。你应该像欧文写小说一样,写有幸福结局的、属于自己的叙事故事,实时地生活。
结语——我会成功吗?
未知的未来让人惶惶不安,一想到自己在20多岁时做的每件事都可能左右我们的未来,谁都会感到心情沉重。所以,如果我们这几年的工作和感情都不算数的话,那人生该多舒坦啊!然而,就我研究成年发展这么多年的经验,必须负责任地告诉你——这种舒坦只是过眼云烟罢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未来没有刻在星星上,也没有任何保证。你该做的,就是宣告自己已经成年、用心过日子、找份认真的工作、挑选自己的家人、精算你的未来、创造自己的确定感。别让那些你没了解或没去做的事决定你的未来。
成年生活就有点像这样,有些事情即使改变不了。最聪明的方式,就是尽你所能地了解它们 。
美好的人生并没有公式可套用,也没有所谓正确或错误的人生。但是人生充满选择与结果,20多岁有必要知道未来会面临哪些选择或结果。
你现在的每一秒,每个工作,都在决定你的人生。引自第249页
542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