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 王阳明的“明心见性”
- 章节名:王阳明的“明心见性”
- 页码:第35页
除了王阳明以外呢,谁达到“明心见性”? 讲这个中国古学问的有……就过去说,比如就清朝说,清朝的时候,讲学问有三派。一派被称为汉学家,他的重点、他的学问是书本考订,考订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文字或者制度,这个叫做考订考据学,这是一派。 还有一派叫辞章之学,像桐城派,也讲学问,特别讲究读古书,但实际上它是一种辞章派,作古文,作韩柳文——韩退之,柳宗元,这是一派,这一派也不行。 第三派,它是讲宋明学,就是要往这个路上走,它采取的方向是这个方向,不过在清朝两三百年里头,在这方面没有出什么人才。在清朝以前,元朝在这方面也没有出什么人才。元朝以前,宋朝在这方面出了人才,那就是陆象山(陆九渊,号象山),后来喜欢说“陆王”,陆王是一个派吧,王就是王阳明。陆王派里头有两个特殊的人,比较算是成功的人。在宋朝,名字叫杨简——杨慈湖;在明朝,叫罗汝芳,号叫近溪。这是两个深造有得的儒者。
25人阅读
Ren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9页 佛家
人不是就是这一生,人是从很远的流传下来的,他的过去很长、很远。... 佛教他叫做“相似相续...
-
第17页 “戒、定、慧”与禅宗故事中的“棒喝”
按佛家有三个字,叫做“戒、定、慧”。就是一定要守戒律,戒律有好几条,比如不能娶妻、不杀...
-
第35页 王阳明的“明心见性”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