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 器物與我
PpQqRrSsimon酱 (SqipyohgFre)
在读 赤木家的食器櫃
- 章节名:器物與我
- 页码:第24页
人類製造出來的物件上,一定看得見製作者造此物的理由。不論是手工藝品也好,工業產品也罷,獨一無二的也好或是大量生產的,全都無所謂。這些全都是人工製造出來的物件,在素材上施以這樣加工的理由,會在顔色與形狀之中顯現,我們這些創作的人絕對無處可逃。長久以來,器皿基本上是爲了使用而被製作出來,卻在人爲因素上變得複雜,因此有爲了表現自我而製作、爲了炫技、爲了留住技術、爲了讓人幸福、爲了得到製作過程中的快樂、爲了賺錢、爲了五斗米、爲了宣示力量所在、因爲偷懶等等而做出來的器皿,十分多元。製作的理由未必僅限與一項,只是各個理由所佔的比率多寡微妙不同。但只要仔細凝視著一件器物,就能看出這一切。我在此並非要主張器物就該為了使用而製作。如此主張的民藝,確實是用具應該是為了使用而製造才是最佳用具。只是對我而言,不論是在什麽理由之下製作的東西,最重要是其誕生的背景。不過要準確地以言語説明那背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勉強來説,我想會是像「心意」那樣的東西吧! 例如,我們會將江戶時代的山水畫挂在墻上觀賞,或是因喜好芭蕉的俳句而不時吟詠,從而達到快樂。山水畫和俳句都不是爲了使用而作,卻能讓人感受到作者的心意,它們的本質是對自然的敬意和感謝,作者爲了吐露這樣的心意而創作的行爲。換句話說,那就是那就是根植在我們文化核心中的「傳統」。「製作器物」這項工作就是趨使我們的身體去接觸那些被稱為素材的自然。若不以傳統為根,對我而言在面對素材時是可怕到無法想象的事。 引自 器物與我
12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