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页 第2章 认知的两种模式
- 章节名:第2章 认知的两种模式
- 页码:第30页
“抛弃二元论”正是新物理学的成就。除了抛弃主观与客观、波与微粒、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物质之间幻觉式的划分以外,新物理学在爱因斯坦光芒万丈的帮助之下,抛弃了空间与时间、能量与物质,甚至空间与对象之间的二元论。正如玻尔评论的那样,在宇宙万物的构建方式中,真命题的反面是伪命题,但深刻的实相的反面往往是另一个深刻的实相。 我们应该意识到,在抛弃了主观与客观的核心二元论之后,这些物理学家们从原则上抛弃了所有的二元论。至少对他们而言,这场对抗二元论中另一方的战争已经停止了。回头看来,这场长达2500年的战争简直就像是人类拿到了两张自己的全身照片,一张是从正面拍摄的,另一张是从背面拍摄的。为了试图决定哪一张照片才是“真正的真实”,人类分裂成了两个阵营:“正面主义者”,即坚信只有从正面拍摄的照片才是真实的;以及“背面主义者”,即他们毫不动摇地坚信与之相反的理论。这个问题相当狡猾,因为每一个阵营都不得不发明出一种理论来解释另一方的存在,也正因此,正面主义者们在解释背面的存在时遇到了和背面主义者们解释正面的存在时相同的麻烦。为了避免发生矛盾,正面主义者们一直都尽可能地逃离他们的背面,而背面主义者们也同样巧妙地发明了回避他们的正面的方法。这两个阵营在前进的路上偶尔也会迎面相遇,互相谩骂,而这就是所谓的哲学。 关键并不在于正面与背面的问题有多难,或者甚至这根本就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关键在于这是另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用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的话来讲就是: 在哲学研究中发现的大部分论点和问题都不是错误的问题,而是毫无意义的问题。我们无法对这样的问题做出解答,而只能声明它们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最深层次的问题实际上根本不是问题就显得毫不令人吃惊了。 让我们回想一下薛定谔的评论,他说主观与客观(或者在这一类比中时背面和正面)之间的障碍是无法被摧毁的,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根本不存在。因此正如正面与背面只不过是观察一个人身体的两种不同角度一样,主观与客观、心灵与肉体、能量与物质都只不过是解释同一种实相的两种方式罢了。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却将它们一个一个“对立”起来,并以此试图弄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真实,这就好比迫使自己陷入无休止的长期困扰之中一样,即试图解决一个毫无意义的伪问题(并因无法找到根本不存在的解答而陷入狂怒或困惑之中)。 引自 第2章 认知的两种模式
44人阅读
世界与我们共舞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0页 第1章 序章
在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了无数谈论东方和西方意识理论各自优势的书籍和文章,但是这些作品的作者...
-
第15页 第1章 序章
威廉·詹姆斯将一个人的自我定义为“他所能称呼自己的一切的综合,不只是他身心的力量,而且...
-
第30页 第2章 认知的两种模式
-
第33页 认知的两种模式
物理学以及就此而言的大部分的西方知识学科所处理的都不是“这个世界本身”,因为它们都通过...
-
第34页 第2章 认知的两种模式
这样一来,正如这些物理学家们发现的那样,我们就拥有了两种基本的认知模式:一种被冠以各种...
> 查看全部1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