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页 第十一章 非裔美国文学批评
Y2K-nostalgia (定期刷屏,打扰见谅。)
- 章节名:第十一章 非裔美国文学批评
- 页码:第411页
1、种族主义(racism)相关概念 1)种族主义:种族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产生于一个种族对另一种族的社会政治统治,并导致了系统的歧视行为(如隔离、统治和迫害); 2)体制化的种族主义(institutionalized racism):社会制度中吸取了种族主义的政策和行为,如教育、医疗、法律等方方面面; 3)欧洲中心主义(Eurocentrism):文化领域的种族歧视,即只有当文艺作品反映了欧洲人的体验,并且遵循了欧洲文学传统的风格和题材,它们才有资格称得上是伟大的艺术作品,才具有“普适性”; 4)内化的种族主义(internalized racism):由于受到白人优越论的灌输,有色人种往往自觉不如白人漂亮,不如白人重要,他们希望自己看上去肤色更白——由此将导致“种族内部歧视”(intra-racial racism),即黑人群体内部对肤色更深、非裔特征更明显的黑人的歧视; 5)双重意识/双重视野:美国人感觉到自己同时属于两种对立文化中的一种心理意识,一种是非洲黑人文化,另一种是美国白人文化;与此相应,他们有着两种文化自我,一个是家庭中的,另一个是在白人主宰的公共空间的;同时,双重意识还涉及到两种语言的使用,例如美国黑人经常在家庭中使用“美国黑人英语”(Black Vernacular English,简称BVE,也称Ebonics); 2、种族批判理论 1)日常种族主义(everyday racism):有色人种在日常生活中被怀疑、嘲讽、无礼对待,有色人种的孩子在学校被认为是资质低一等的,同时,白人则否认种族主义的存在,这些都构成了日常种族主义; 2)利益趋合(interest convergence):又称作“物质决定论”,也就是说,种族主义之所以普遍,是因为它通常与白人个体或群体的利益相吻合; 3)种族的社会建构:种族从来都不是“生物基因”,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范畴,它是一个历史化的定义问题,例如,美国建国之初就不把意大利人、爱尔兰人和犹太人当作白人; P418
事实上,种族概念最早出现在博物学领域,是为了便于指称处于不同地理方位的人群,它无意把人类划分为生理特征不同的群体。然而,到了十九世纪,科学家将这些群体固定在一成不恋的类型当中,他们还宣称,与体貌差异相对应的是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上的文化等级制。他们断言,人类属于不同的种族,有些种族——特别是白人——优于其他种族。 引自 第十一章 非裔美国文学批评 4)种族特征分化(differential racialization):主流社会根据自身需要的变化,在不同时期按照不同方式,去界定少数族群的种族特征,例如考察美国电影中华裔形象的变迁; 5)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种族与阶级、性别、性取向、政治倾向以及个人经历相互交叉,共同塑造了人的复杂的身份; 6)有色人种的声音(voice of color):在谈论种族和种族主义方面,少数族群作家、思想者处在更有利的位置上,因为他们对种族主义有直接的体验; 7)种族现实主义(racial realism):与坚信种族平等必将实现的“种族理想主义”(racial idealism)相比,种族现实主义认为,种族平等永远不可能在美国实现—— P429
在贝尔(Bell Jr. Derrick A.)看来,“紧盯着战利品”不是指种族平等这个战利品,因为如果一直去期待一件已经赢来但永远也不会真正到手的战利品,只会令人“沮丧和泄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种族平等这种信念——种族平等这种东西,现在没有,过去没有实现,将来也不会出现——往往会让那些需要继续战斗的人们变得情绪冷漠或道德瘫痪。贝尔心中的战利品是,在直接面对种族主义现实以及与各种形式的种族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强化人性和取得道义上的“胜利”,绝不幻想白人的权力结构会被彻底拆除。 引自 第十一章 非裔美国文学批评 3、非裔美国文学批评 1)关注非裔美国文学传统的两个特征: * 口述性(orality):语言的口头特征,强调一种现场感,即兴感,包括重要短语的重复、叙事声音的转换、教堂忏悔、布鲁斯音乐、爵士乐、说唱音乐等; * 民间母题(folk motif):民间人物类型和民间习俗,如乡村医生、魔术师、女族长、说书人、骗子,又如劳动号子、赞美诗、布鲁斯音乐、宗教仪式、民间手艺等; 2)四种“黑人女性”形象: * 悬浮的女性(suspended woman):为男性和整个社会牺牲,对自身处境无能为力; * 被同化的女性(assimilated woman):她们融入白人社会的强烈愿望让她们丧失了息的黑人社会根基; * 新女性(emergent woman):意识到自身所受的压迫,能够做出追求新生活的选择,然而在此之前通常需要经历一次严酷考验; * 解放的女性(liberated woman):发现了自身的能力,懂得自己的需要,并且着手去得到它; 3)叙事方法:“黑人女性”的叙事人声音,或者两位黑人女性的对话铺陈; 4)非洲主义(Africanism):欧洲中心论在认识黑人过程中的一整套观点、预设、解读和误读,白人把自己的恐惧、需求、愿望和冲突投射到他们身上,尤其是探讨白人书写文本中“黑色意象”的真正内涵;
Y2K-nostalgia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325页 第九章 新历史主义与文化批评
1、新历史主义的核心观点: 1)历史的编写是一个阐释问题,而非事实问题,所有的历史记述都是...
-
第374页 第十章 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和酷儿批评
1、关于同性恋边缘化的三个关键词: 1)恐同(homophobic):社会对同性恋的恐惧和憎恶之情,...
-
第411页 第十一章 非裔美国文学批评
-
第475页 第十二章 后殖民批评
1、后殖民理论关键词: 1)文化殖民化(cultural colonization):“后殖民”的“后”字是-po...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