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 第四-五章,第七章
懿千叶 (Don't Panic)
读过 关于现代建筑的16章
- 章节名:第四-五章,第七章
- 页码:第91页 2015-06-12 23:09:46
第四章 整体/局部——拼凑与模式语言、寺院与集市 拼凑 P44 他(柯林·罗from《拼贴城市》)指出:乌托邦的城市在整体秩序上是按照规划实施的,而罗马的城市是存在着各种冲突和不连续性的,好似‘拼凑’的城市,是把所有的组合衔接起来的方法文化。”书中还与凡尔赛宫做了对比,并涉及了古罗马的“哈德良离宫”。前者是从建筑到庭院,把建筑作为整体考虑的综合产物,而后者没有统一的轴线,可看做是由不同风格的独立建筑堆积起来的。也就是,是由部分不断增殖而成的建筑。 第五章 雷姆·库哈斯——曼哈顿模式、巨大与废弃空间 反现代主义的理论 P52 他指出了两种类型的脱节……(内部与外部的脱节,“作为现代城市新的大教堂,摩天楼作为城市地标是必要的”;功能混乱,“森大厦”理念+勒·柯布西耶理论) 在建筑的角度上来考虑曼哈顿模式,其主要方面都是与现代主义相悖的。现代建筑提倡的是外檐的立面和内部表现一定要一致的纯粹性,“外部是内部的表现”的说法是功能主义的思维方式。另外,一个建筑物具有复合的功能是不纯粹的,并不妥当。即使是现代的城市规划中,由于分区域建设,也会有把不同的功能定位分在各个空间的想法。 第七章 身体——从柱子到机动战士 “建筑少女” P91 下面介绍一些象征现代日本的事例吧。在互联网上有”建筑少女研究会“的网站,原本是由一群“御宅族”的建筑专业的学生几年前成立的。……做出了”建筑是少女“的宣言。 而且将它们和动画片中的美少女形象结合在一起,描绘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即使是对于多利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的三种柱式,也把它们以三姐妹的人物形象而给予重新定义。根据性别和年龄的设定改变为多利克少女,爱奥尼亚少女和科林斯少女这样的形式。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业被置换成了少女。 例如,在德国的波茨坦,由著名建筑师埃里希·门德尔松设计的、被人们称作是表现主义建筑的杰出案例“爱因斯坦塔Einsteintrum”,也是一个少女的形象,但是仔细看的话,西装开口部分的设计是仿效窗户而来的。“她”被赋予了一个理科性很强的符号特征。“帝国大厦”也是少女的形象,据说这个少女身材高大,篮球打得很好。当年还在早稻田大学读书的广末凉子也被作为“大隈讲堂”的化身。
懿千叶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6页 第二章 巴洛克——椭圆与装饰
椭圆与楼梯 P16 相较于文艺复兴时代对于圆形的偏爱,椭圆造型则在巴洛克利时代成为“新宠”。...
-
第91页 第四-五章,第七章
-
第141页 第十一章 历史与记忆——现代主义、复兴与保存
复兴 P141 “存在的造型就能够做出合理的说明”这种思考方法是现代主义所具有的功能主义的思...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